?
?完成“硬指標” 提升“軟實力”
瓊山五小組織學生開展科技活動,感受科技魅力。 本報記者 劉曉惠 攝
教育是民生之本,是強國之基,也是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今年的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民辦實事,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讓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市兩會現場,就海口今年如何優先發展教育的話題,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展開了熱議。
□本報記者 任錦雯
龍衛東代表:以人民為中心辦海口人民滿意的教育
如何讓省、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記者就此采訪了市人大代表龍衛東。作為分管教育的副市長,他表示,優先發展教育,絕不是一句空話。“2018年我市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繼續在用地、資金、人才和激勵政策方面重點傾斜,盡快補上教育‘質’和‘量’的短板,把海口的教育辦得更有質量也更有海口印記。”
龍衛東說,海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主要有三個維度,首先是加快學位供給,解決學位不足的問題,其次是均衡配置資源,改善辦學條件,最大限度滿足人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第三是把海口教育辦出特色。
“學位緊張是海口教育領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因此增加學位是硬任務。”龍衛東說。根據海口市政府2018年的政府工作計劃,我市今年將全面實施“一校兩園”建設計劃,著力通過新建和改擴建工程不斷增加義務教育學位,緩解學位緊張矛盾。
其次,海口教育將注重提升“軟實力”。中共中央、國務院今年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龍衛東說,我市今年將按照《意見》的要求,以“立德為師”為重點,著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振興教師教育,深化綜合改革,提高教師的地位待遇,確保教育政策落地。“作為孩子們美好心靈的引導者、塑造者,教師的境界決定學生未來的高度。”龍衛東說,“因此,我市今年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且有職業幸福感的教師隊伍。”
另外,今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提升學生全面素質,讓健康陽光、好學上進、勤勞誠信、文明樸實成為海南學生的特色印記。就此,龍衛東提出,海口將認真貫徹落實這一要求,注重學生們的素質提升、全面發展。
趙金玲代表:校企合作推進在職教育發展
市人大代表趙金玲就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建議:職業教育應該更加注重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同時要通過推進職教領域“在職教育”的發展,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更多的人才儲備。
她指出,廣義的職業教育包括“學歷教育”和“在職教育”兩個方面,而現在我市在“在職教育”這個領域仍非常薄弱。“實際上,我們應該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很多在職的員工也很想通過在職學習和培訓來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我們的職業教育也要重視到這個領域。”趙金玲說。
趙金玲建議,中職和高職學校應該探索開發在職教育課程,利用職業教育的師資優勢面向在職人群開設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從而提升在職人群的職業素養和能力。
邱淑慧代表:集團化辦學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身為一線教育工作者,市人大代表邱淑慧認為,目前海口教育的短板主要是學校之間的教師和教學質量的差異。她建議,通過集團化辦學的方式,將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推廣到更多鄉村和薄弱學校,讓學生們在更廣泛的領域內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
邱淑慧認為目前海口教育發展的任務是要進一步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解決好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質量教育的需求。“我市四個區的義務教育均衡化均通過國家驗收,怎樣讓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尋找到新的生長點,激發學校辦學活力,促進我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老百姓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我認為開展集團化辦學就是有效路徑之一。”邱淑慧說。
厲春委員:今年我市將新建10所公辦幼兒園
在記者采訪時,市政協委員厲春坦言作為省會城市,海口教育面臨的壓力不小。一組數據很有說服力。近年來,海口一直通過新建和改擴建學校來增加學位。2015年海口新增義務教育學位5050個,港灣小學和西湖實驗學校建成招生;2016年海口義務教育學位新增6262個,五源河學校建成招生;2017年我市新增學位9500個,北師大海口附校、北大附中附小海口學校和海景學校建成招生。然而每年我市新建學校和增加學位的速度依舊趕不上需求增長的速度。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我市每年新增常住人口3至4萬人,隨之而來就是學位需求的增長。據統計,僅小學一年級我市2015年學位缺口6000人左右,2016年缺口4000人左右,2017年仍然缺口5000人左右。
厲春表示,為了解決日益增長的學位需求,我市今年將全面實施“一校兩園”建設計劃。2018年開始,全市每個區每年在主城區內至少新建1所公辦中小學及2所公辦幼兒園,到2020年合計新建15所公辦中小學及30所公辦幼兒園。而針對優質學位的需求,厲春表示我市也將繼續加強優質教育集團的合作,爭取讓更多優秀的教育資源落地海口。
在教師管理方面,厲春表示,我市將繼續抓實“好校長好老師”和鄉村教師等培養和引進工程,大力推廣強弱學校捆綁、教育聯盟等均衡辦學模式。
江玫委員:建議城鄉教師雙向合理流動
目前城鄉教育發展不均衡是全國都存在的普遍問題。市政協委員江玫建議通過鼓勵城區、鄉鎮教師以掛職支教、任教的方式兩地雙向流動,以促進師資力量均衡。
她建議,城區學校招聘的新教師到鄉鎮學校支教,以任教兩年作為考核試用期,考核試用期間表現稱職者,方可回到錄取學校任職。另一方面,鄉鎮學校教師到城區優質學校掛職任教,可安排他們到優質學校跟班教學,讓優質學校的教師帶領鄉鎮學校教師感受共同成長。
市政協教文衛委員會:加強學位緊張片區學校規劃建設
2014年12月,為切實解決我市教育資源分布不合理、教育設施建設滯后、學位緊張問題,海口市人民政府出臺了《海口市新建住宅小區配套教育設施建設管理辦法》,規定達到規模的新建住宅小區和棚改區項目,應當按照規定要求,配建中小學校、幼兒園;明確教育設施建設用地應當按劃撥方式供給;要求教育、土地、規劃、建設等部門,各司其責,共同做好新建住宅小區和棚改區配套教育設施的規劃、建設、移交和監管工作。
針對《辦法》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市政協教文衛委員會建議,一是開展控規和專規動態修編,確保教育設施布局與城市建設協調發展。二是加強學位緊張片區學校規劃建設,保障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就近入學。三要抓住棚戶區改造難得機遇,加快主城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建設步伐。四是要建立健全協調溝通機制,確保《意見》落實和《辦法》實施各環節工作的有效銜接。五是加緊對《辦法》進行修改完善,不斷提升《辦法》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六是要進一步完善檢查監督機制,保障《辦法》實施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