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教師”東山中心小學李邦財。(受訪者供圖)
海口市骨干級教師、“國培計劃(2017)”送教下鄉學科工作坊指導專家、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訓院暑期小學骨干教師培訓授課專家……翻開秀英區東山中心小學李邦財的簡歷,有一連串的頭銜,而在這頭銜之前,他首先是秀英區東山鎮人。
扎根基層教育 做有責任的教師
在李邦財看來,做一名鄉村教師容易,做一名有責任的鄉村教師卻很難。任教近20年的李邦財在職業生涯中也有困惑的時候。但是每次回想起任教的初心,他又堅定了自己決心。
“我1998年畢業后被安排在東山溪南小學教數學課,當時班里一名叫小軍(化名)同學很可憐,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只有年邁的奶奶和他相依為命。由于穿著簡陋,同學們時常排擠他。”李邦財回憶著說,當他去家訪的時候,小軍家里的情況至今都讓他覺得驚心,家徒四壁的生活環境讓他心生憐憫。為了能讓小軍安心上學,李邦財便向小軍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現如今,小軍已經長大,學得一技之長,有了養活自己的本領。李邦財欣慰地說,“我是幸運的,正因為剛任教的時候經歷了這些人和事,懂得了身為一名鄉村教師的責任。也正因為身負這些責任,讓我在從事鄉村教育的一路上一扎根就是20年。”
成立工作室 反哺家鄉沃土
東山鎮,是海口一個偏遠的鄉鎮,為了提高老師們的專業水平,李邦財暗下決心,一定要幫老師成長。
2016年4月,在北師大教授、青年骨干成長助推站的幫助下,李邦財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佳財草根工作室。“鄉村教師的職業能力還是有所欠缺,若要更好地做好鄉村教育,還是要先從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做起。”李邦財說。
據李邦財介紹,工作室成立后,老師們在一起通過上課、磨課、互相點評、分享在外學習經驗等環節,專業上有了一定的提高。2013年至2017年東山中心小學只有兩位市級骨干教師,而2018年至2022年學校申報市級骨干教師的卻增加到7名。“看到老師們專業的提升,我很高興。”李邦財說,“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東山鎮人,我無愧于我的學生,無愧于我的團隊。今后,要時刻發揮領頭羊作用,樹起鄉村教育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