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8日消息(記者鐘圓圓)5月28日,海南首屆國際教育論壇在海口舉行,探討“自由貿易區(港)背景下的國際教育本土化實踐與探索”。
論壇上,嘉賓對主題展開討論,在“國際化教育的挑戰與思考”的報告中結合大量西方先進教育的研究案例,對西方教育進行了重新解讀和總結。教育行業頂尖專家還從常用國際課程和新時代下的課程需求兩個層面、多個角度詮釋了國際教育課程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和前景,對新時代下國際學校課程建設進行了探析。
主題演講后,一場聚焦“2035國際教育”的圓桌對話隨即展開,圓桌對話以“2035國際教育”為主題,聚焦海南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探討海南面向教育現代化的戰略任務所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楓葉教育集團副總裁任鴻鴿表示,目前海南人口較少,需要挖掘國際化教育的需求,“百萬人才計劃”的實施會讓這樣的情況逐漸改善,未來,海南的國際化教育本土化的探索最需要考慮的是在滿足教育需求的同時,如何使國際化人才服務于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
海南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馮文海表示,國際教育探索不僅在于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更重要的是將國際教育本土化,取長補短,探索適合海南發展和建設的國際教育體系。大家齊聚于此共同探討,以期破解海南教育發展問題,推動國際教育本土化的探索與實踐,為海南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中西文化、精通外語、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未來人才,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