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31日消息(見習記者陳亮嘉)近日,一則“湖北高一新生開學5天被打死”的新聞,再次引發公眾對校園暴力、校園欺凌的憂慮。30日,海口市教育局舉辦了海口教育系統安全管理干部培訓班,對海口各中小學安全管理方面的負責人進行保障校園安全、防范校園欺凌等方面的業務培訓。瓊臺師范學院教師周岳峰在本次培訓班上負責講解中小學校園暴力、欺凌專題,在與海口網記者的對話中他表示,家庭因素是校園欺凌的關鍵誘因,同時,家庭也是防范校園欺凌至關重要的基礎。
暴力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滲透加深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校園欺凌事件頻現,周岳峰認為這是社會因素中暴力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滲透加深的結果。包括小說、影視劇、游戲等方方面面的文化載體,都大量充斥著暴力元素。而手機在中小學生中廣泛普及,讓學生比以往更容易接觸到這些內容。
在世紀之交時,“古惑仔”系列電影是暴力文化的代表,但只要家長有所管控,大多數的青少年想要接觸此類電影并不容易。“你看現在稍微大一點的中小學生,有幾個是不會玩手機游戲的?一些比較流行的手機游戲都在倡導以組團的方式用暴力來解決問題。”周岳峰說。
同時網絡暴力成為了一種新的校園欺凌形式。周岳峰告訴海口網記者,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校園欺凌中的網絡暴力占比已達到了14.5%。網絡暴力主要集中在同學與同學之間,施暴者會在網上使用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用辱罵攻擊、造謠誣陷、暴露隱私等手段達到傷害同學的目的。這一行為雖然不會讓學生身體受傷,但是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創傷,危害性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