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2012年法國大選期間,《查理周刊》雜志編輯、漫畫家史蒂芬·沙博尼耶(Stephane Charbonnier)朝著正在播放法國前總統薩科齊的電視畫面揮舞棒球棒。
海外網1月9日電當地時間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雜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位于巴黎的總部內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武裝分子闖入該雜志社并開槍射擊,導致至少12人死亡,其中有兩人是警察,10人是《查理周刊》的記者。
這起恐怖事件發生后,世界各地民眾紛紛舉行悼念活動,紀念在恐襲中遇難的死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刊發了一組圖片,還原了該雜志社真實的辦公室生活。2012年,攝影師史蒂文·瓦塞納(Steven Wassenaar)曾與《查理周刊》雜志社的員工相處了4天,并拍下了這些照片,記錄了該漫畫雜志的編輯與漫畫家們真實的辦公室生活。(圖片來源:CNN / 編譯:李萌 郝偉凡)
?
圖為漫畫家讓·加布(Jean Cabut)。在1月7日的恐襲案中,他和沙博尼耶,以及另外10人不幸遇難。據天空新聞臺報道,加布在2006年曾經創作了一幅描繪穆斯林先知穆罕默德的爭議性漫畫,當時那幅漫畫出現在了《查理周刊》某期雜志的封面上。
海外網1月9日電 當地時間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雜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位于巴黎的總部內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武裝分子闖入該雜志社并開槍射擊,導致至少12人死亡,其中有兩人是警察,10人是《查理周刊》的記者。
這起恐怖事件發生后,世界各地民眾紛紛舉行悼念活動,紀念在恐襲中遇難的死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刊發了一組圖片,還原了該雜志社真實的辦公室生活。2012年,攝影師史蒂文·瓦塞納(Steven Wassenaar)曾與《查理周刊》雜志社的員工相處了4天,并拍下了這些照片,記錄了該漫畫雜志的編輯與漫畫家們真實的辦公室生活。(圖片來源:CNN / 編譯:李萌 郝偉凡)
?
2012年,《查理周刊》雜志社辦公室的墻壁上懸掛著為下一期雜志封面和內容頁準備的漫畫作品。該雜志以前的辦公室在三年前遭到了燃燒彈的襲擊,當天,雜志社正準備出版一期諷刺先知穆罕默德的爭議性雜志封面。一年前,該雜志社搬到了現在的辦公室。
?
2012年,漫畫家伯納德·福爾哈克(Bernard ”Tignous” Verlhac)正在創作一幅政治漫畫。福爾哈克在1月7日的襲擊中也不幸遇難。
?
2012年,《查理周刊》的員工們正在參加一場編輯會議。
?
2012年,漫畫家費利佩·奧諾爾(Philippe Honore,右二)和其他一些員工正在開會。1月7日,奧諾爾創作的一幅作品在《查理周刊》推特賬戶上發表。但是,奧諾爾在7日的襲擊中不幸遇難。
?
最左邊的人名為伯納德·馬里斯,他是一名專欄作家,也是《查理周刊》的副主編。緊挨著他坐的是加布和沙博尼耶。這三個人都在本次恐怖襲擊中喪生。
?
2012年,福爾哈克(Verlhac)正與漫畫家科林·雷伊一起畫一張政治漫畫,背景中的人是沙博尼耶。雷伊稱,在她的同事被殺害時,她躲在了桌子下面。
?
2012年,加布和沙博尼耶在《查理周刊》的編輯室聊天。
?
馬里斯(右二)正在編輯會議上做記錄。
?
據天空新聞臺報道,沙博尼耶于2009年開始擔任《查理周刊》的編輯。他在2012年接受BFMTV采訪時說:“我們總是做一些惹人惱火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我們已經做了20年,只有我們在談論伊斯蘭教時這些事情才會被注意,才會出現問題。”
海外網1月9日電 當地時間1月7日,法國諷刺漫畫雜志《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位于巴黎的總部內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武裝分子闖入該雜志社并開槍射擊,導致至少12人死亡,其中有兩人是警察,10人是《查理周刊》的記者。
這起恐怖事件發生后,世界各地民眾紛紛舉行悼念活動,紀念在恐襲中遇難的死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刊發了一組圖片,還原了該雜志社真實的辦公室生活。2012年,攝影師史蒂文·瓦塞納(Steven Wassenaar)曾與《查理周刊》雜志社的員工相處了4天,并拍下了這些照片,記錄了該漫畫雜志的編輯與漫畫家們真實的辦公室生活。(圖片來源:CNN / 編譯:李萌 郝偉凡)
?
?
相關鏈接:
引發槍殺的《查理周刊》是一本什么樣的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