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新春走基層

    回訪海南遭水災村莊:粉刷“新房”過年很滿足
    編輯:黃尉 作者:劉孫謀 郭丹 發布時間:2011-01-27 12:27
      

      2011新春的鐘聲即將敲響,一些身影開始活躍在這個溫情的年關歲末:他們是“留守”的人、他們是“奔年”的人、他們是“圓夢”的人。

      “留守”的人們在這個年關選擇堅守崗位換他人一個“團圓”、 “奔年”的人們已在擁擠的回家路上欣喜地訴說著一年的收成和變化,“圓夢”的人們新的一年里住進新房找到工作開始了新的生活。

      “打鐵村”又聞打鐵聲 村民積極生產喜迎春節

      記者回訪龍橋鎮遭受洪水災害的儒鴻村時,村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2010年10月初,受強降雨影響,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赫赫有名的打鐵村——儒鴻村陷入洪水危機之中,村內最深積水將近4米,村里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被洪水淹沒,受災村民居無定所衣食成憂。近日,在記者回訪時,儒鴻村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遠遠就能聽到村里熱火朝天的打鐵聲,即將拿到賑災款的村民們也正歡天喜地修繕房屋,為春節住上新房做準備。

      【行村景象】

      重建家園勁頭足,一家大小忙打工

      心聲:5000元粉刷“新房”過年已經很滿足

      “快過年了,趕緊把房子弄好,不然老婆孩子回來都沒有地方住。”記者見到村民梁振興時,他正在自家臨時搭建的簡易廚房里炒花生,招待家里幫他粉刷房子的泥工,即使是這簡單的房屋修繕,眼下也已經成了這一家老小當前“大事”。

      與繁忙的“翻新”場面相比,幾個月前梁振興家中被洪水肆虐痕跡依然清晰可見,外層脫落的石墻上長出了成片綠綠的青苔。

      “我在村委會辦公室總共住了兩個月才搬回家。”回憶起那段難熬的日子,梁振興感慨萬千,全村495戶人家中有300戶浸泡在洪水之中,受災嚴重的村民都搬到村里地勢較高的公廟和學校暫住。

      “房子在水里泡了40來天,啥都泡爛了。”梁振興說如果把房子徹底地翻新一下,要花上兩萬元,但家里經濟條件不允許,只能簡單地換換門窗,把家里的泥地換成水泥地板,再把整個屋子重新粉刷一次。但梁振興已經很滿足,“鎮里撥了5000元給我家修房子,聽說錢就快發下來了,要不然借來修房的錢都還不上。”

      記者看到,“元氣恢復”的跡象在這個家庭生活中漸漸清晰。

      “盡管家里的稻谷被水淹了,地里的木薯、黑豆都爛沒了,但年還得過”,如今,60歲的梁振興負責在家翻修房子,妻子和兒子則在外打工賺錢過年。為了過個好年,妻子去府城的餐館洗碗賺錢,不到20歲的兒子去做泥工。

      【行村景象】

      經歷兩次洪水,他仍選擇留下

      心聲:我要繼續給村民彈棉花

      唐安忠是儒鴻村不多的外來打工者之一,從湖南永州到儒鴻村彈棉花一干就是三年多,村里人都喜歡戲稱這個性格開朗的外地棉花匠叫“唐棉花”。唐安忠告訴記者,他來了儒鴻村三年,見證了當地兩次大洪水,洪水經歷讓他終生難忘。“可我還是沒走,一是村里人很熱情,再就是自己沒賺到錢。”

      記者來到了唐安忠彈棉花的工房,這里也是他睡覺時的“安樂窩”。但已經60歲的唐棉花卻很樂觀,“有個歇腳的就不錯了,在外打工沒那么多講究。”

      盡管房子所處地勢不算低,水災時唐安忠的房子還是被水淹到膝蓋,“沒有地方住,就拿磚一層層把床板壘高。”雨大的時候睡覺,唐安忠的家甚至整夜都是飛雨蒙蒙。“條件這么艱苦,不想回家嗎?”記者問唐安忠時,唐安忠有些不好意思,“沒有錢,回不了家啊。”唐安忠說他年紀大了干不了別的活,只能繼續在村里給人彈棉花。

      【行村景象】

      村東到村西,再聞打鐵聲

      心聲:一直堅持打鐵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我們村地少人多,水災后又顆粒無收,只能靠打鐵謀生。”打了20多年鐵的村民梁其波告訴記者,儒鴻村半數的村民都靠著老輩人傳下來的打鐵手藝過日子,儒鴻村的鐵匠作坊一般以家庭為單位,老幼婦孺都上手,產品大多是簡單的菜刀、柴刀、鋤頭、耙等廚具、農具,從買進原料到賣出產品有一套傳統的渠道,產品主要銷往島內農村,少量還賣到廣東、廣西農村。

      水災后,靠打鐵營生的村民兩個多月無法干活,不僅延誤了一些訂單,還得靠吃老本生活。梁其波說現在靠打鐵為生越來越難了,家庭作坊生產的鐵制品,在工藝和技術上沒有優勢,很難打開銷路,“村里打鐵的人也少了起來,大部分村民都出去打工賺錢了。”但村里仍舊有很多村民不愿放棄這個祖宗傳下來的行當,水災后大家又緊密鑼鼓地生火打起鐵來。

      從村東走到村西,一路的打鐵聲再次生生不息。梁其波說比起種地,打鐵賺錢還是來得快一些,好的時候一天也能掙上七八十塊,養活全家吃飯不成問題。說起水災的損失,梁其波有些心痛,家里的老房子全倒塌了,地里稍微值錢一點的木薯和黑豆也全爛在水里。但這些損失比起老母親在水災后的辭世卻算不上什么,母親年紀大了受了驚嚇,水災后不久就病故了。

      盡管目前生活困難重重,但梁其波依舊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我會堅持一直打鐵,這是祖輩傳下來的手藝,我相信我能靠著這手藝富起來,把日子過得更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