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9日消息(記者蔡康 邢東偉)“我們過年回來了,曬曬你的過年花費吧。”2月8日,在網上,曬過年花費的帖子比比皆是。大部分網友叫苦不迭,稱過年一次的花費是自己好幾個月的工資,幾乎“回一趟家自己白打半年工”。
網友:沒有1萬元過不了關
農歷年初一到初三,是春節期間人們走親訪友的“黃金時間”。而在網上,曬春節“人情賬單”的熱度也漸漸升溫。在海口某知名社區網站,一條關于“80后春節回家要帶多少錢才夠”的帖子點擊超過了30萬,近兩千條回復中大量年輕人曬出的春節賬單讓他們叫苦不迭。
網友“過年累”昨天曬出了自己的春節開銷:給父母各2000元,共給親戚家的孩子1200元,給爺爺500元,準備年貨花費2000元,往返路費1500元。這位網民說,沒有1萬塊錢春節是過不了關的,而一萬元是他平時辛苦好幾個月才掙來的錢。
“父母:紅包1000元,禮品2000元;岳父母:紅包1000元,禮品2000元;爺爺奶奶壓歲錢:500元;表姐孩子壓歲錢:200元……”這是網友“我要摳點”曬出的春節賬單。回帖網友除了無奈和唏噓之外,無不表示同情。“我要摳點”告訴記者,他是海口一家公司的職員,去年剛成家,今年春節是婚后的第一個春節,他決定和愛人回山東老家同父母過個團圓年。由于自己和愛人不在一個城市,跑完自家還要跑岳父母家,按照習俗,該跑的親友家也一定都跑遍。“走親訪友少不了送禮,這些開銷本來預計是8000元以內的,可是這樣一下就突破了萬元。”
在微博上,很多市民也在曬春節賬單。網友“中園小林”說,春節回家經濟負擔有點大,昨天還是萬元戶今天就不是了,小林的春節賬單:交通費300元,年貨495元,服裝750元,長輩及晚輩紅包3900元,朋友聚會2700元,合計8145元。
春節長假還未結束,2月份的工資還沒有領到,腰包已經空了,一些網民已經開始盤算如何挨到發薪的日子。
專家:應培養理財觀念和技巧
海南大學公共關系學章汝先教授指出,一些市民覺得過節如同過“劫”,其實這不是節日和紅包的錯,而是他們心中那點虛榮心在作怪,總覺得在闔家團圓的日子里不展示一下經濟實力,會覺得很沒面子,所以就經常導致一些不理性消費,給自己增加了很大壓力。她建議在生活壓力與成本不斷加劇的大環境中,年輕人要培養理財觀念和技巧,學會開源節流,合理進行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