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2月2日電 題:四川簡陽構建人民調解“百米服務圈”
新華社記者吳光于
“感謝‘百米服務圈’的調解員解決了我的問題,終于讓我心里面的這塊大石頭落地了,再不怕沒人照顧我了……”激動地握著調解員的雙手,四川簡陽市射洪壩街道解放路社區的王大爺眼里滿是淚水。
王大爺夫婦有兩個兒子,今年由于城區改造,家里的房子被拆遷,夫妻倆沒了棲身的地方。和家人商量后,本決定在兩兄弟家輪流居住,但由于老人常因家庭瑣事與大兒媳婦發生口角,因此便在小兒子家長住下來。小兒子擔心哥哥不再贍養父親,便與哥哥發生糾紛,讓王大爺苦不堪言。
當轄區人民調解“百米服務圈”受理點的調解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聯系到王大爺的兩個兒子,一邊向哥倆釋法明理,一邊規勸王大爺。最終,父子三人就贍養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并當場簽訂了調解協議。
簡陽市司法局負責人說,近年來,簡陽作為成都實施“東進”戰略的主戰場,面臨著體制轉軌、社會轉型、利益多元、矛盾凸顯、不穩定因素交織疊加的新形勢。由于地廣人多,社情民意紛繁復雜,群眾訴求復雜多樣,基層治理難度不斷加大,人民調解工作任務和責任越來越重。
為此,簡陽將人民調解組織網絡延伸到自然村(組)、社區居民小組一級,設立人民調解矛盾糾紛受理點,構建人民調解“百米服務圈”,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作用。
“自從有了‘百米服務圈’矛盾糾紛受理點,群眾有糾紛在自家小區內就能找到我們進行調解。我們還定期開展糾紛排查,主動介入一些糾紛的化解,防患于未然。”射洪壩街道依云谷矛盾糾紛受理點調解員李文蘭說。
“李律師,我現在和丈夫感情破裂了,準備離婚,有些財產分割上的問題想咨詢一下你。”近日,記者來到簡城街道馨河灣矛盾糾紛受理點時,看到一名婦女正在向坐班律師詢問離婚的有關法律問題。
律師在仔細聽了她的講述后,對她和丈夫之間的財產關系進行了法律上的分析,并一一解答。“如果你們夫妻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我們還可以免費代寫離婚協議。”律師告訴她。
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簡陽市各受理點已調解婚姻家庭、鄰里、交通、贍養等矛盾糾紛800件次,調解成功率98%,調解涉案金額536萬元,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的目標,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