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是消費者喜愛食用的水果之一。我國西瓜種植面積占世界的近一半,是全球最大的西瓜生產和消費國。為幫助消費者正確選購、科學食用西瓜,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種類多樣水分足
西瓜是葫蘆科西瓜屬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果實較大,形態一般近似于球形或橢圓形,果皮光滑。西瓜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不同地區種植品種不盡相同、各具特色,西瓜大小也存在差異。為了滿足人們吃西瓜不用吐西瓜籽的需求,市場上也有無籽西瓜。
西瓜全身都是寶,主要包括果肉、西瓜皮和西瓜籽三部分。西瓜果肉中含水量高達90%,富含維生素C、B1、B6、鋅、鉀、β-胡蘿卜素、番茄紅素等多種化合物,可以直接食用,也可榨成果汁;西瓜皮也可食用,比如炒、燉及腌西瓜皮等,也可取其白皮剁碎加肉包餃子;西瓜籽含有脂肪,可以壓榨出油,而有些少果肉而多籽的西瓜品種,其籽經過烤及調味后可制作成西瓜籽來食用。
精挑細選“三要點”
一聽:不同成熟度的西瓜果肉硬度不同,可通過手拍西瓜聽聲音來判斷成熟度。成熟的西瓜果肉中纖維分解會使其硬度下降,拍打時振動頻率較低,聲音聽起來類似打鼓,略有震感;過熟的西瓜聲音會更加沉悶;未成熟的西瓜果肉硬度較高,拍打時振動頻率高,聲音更加清脆。
二看:紋路清晰、顏色較深,且紋路之間間距較寬,形狀飽滿的西瓜品質更好。藤蔓也是判斷西瓜品質的重要特征。藤蔓新鮮說明存放時間較短;藤蔓彎曲表明西瓜成熟,藤蔓筆直則可能未成熟。另外,成熟的西瓜瓜臍和瓜蒂周圍是微微凹陷的。
三摸:成熟的西瓜表面絨毛會脫落,果皮更加光滑圓潤。如果果皮柔軟塌陷,表明內部可能已經變質,建議不要購買。
科學食用巧存放
1.西瓜好吃勿貪多 西瓜飽腹感低,口感好,很容易多吃,食用時要注意控制量。如果吃了很多西瓜,可以適當減少主食的攝入。
2.特殊人群要注意西瓜的含糖量一般在10%左右,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少量食用。如果腸道比較健康,適量吃一些冰鎮西瓜不會有問題。如果本身腸道比較弱,吃太多涼的西瓜可能引起腹瀉。
3.破損變質不宜食西瓜切開前如果發現肉眼可見的破損、霉菌斑、腐爛等,不要食用。即使切掉腐爛部分,其他部分果肉也可能已經受到污染。
4.合理存放保安全切開后的西瓜在常溫下放置,建議不超過2小時。西瓜切開后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將暫時不食用的西瓜用保鮮膜包裹好,置于冰箱冷藏保存。冰箱不是保險箱,貯存過程中仍有細菌滋生,冷藏時間最好不超過12小時,最長不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建議將西瓜表面1厘米的果肉切掉丟棄。一些人吃冰鎮西瓜后發生腹瀉,很可能是因為切開后的西瓜存放時間過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