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7日消息(記者陳亮嘉)2月7日,海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最新疫情及市民防護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來自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科、產科專家,就疫情防控期間兒童發熱該不該去醫院、孕婦要不要按時產檢等問題作出解答。
兒童發熱該不該去醫院?
很多家長都有疑惑,兒童發熱是否應該馬上就醫?擔心去了醫院后反而被感染,不去又耽誤治療時間。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賈雁平表示,如果是3月齡以下兒童,應該盡早就醫,3月齡以上兒童,則不必著急去醫院。3月齡以上兒童體溫未超過38.5℃,僅有輕微咳嗽、流涕或腹瀉,可以先居家對癥處理;如果發熱超過38.5℃,可以使用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退熱處理,密切觀察;若反復發熱超過48小時,精神狀態差,咳嗽進一步加重,出現氣促等癥狀,則應立即就醫。
有明確流行病學史,即密切接觸史的患兒,發病后應立即向轄區疾控部門報告,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到定點收治醫院就診。全程應聽從醫護人員的指導,做好個人防護。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兒童去醫院時,賈雁平建議選擇兒童醫院或綜合醫院兒科門診就診,盡量提前預約,減少在醫院逗留時間,同時帶上常備的退熱藥、免洗洗手液或者酒精及一次性濕紙巾、水杯、隔汗巾等。
兒童如何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賈雁平針對“兒童如何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給出7點建議:做好手衛生、如果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做好飲食起居護理、居家期間需監測有無病毒感染相關癥狀、做好兒童心理干預、家庭成員做好防護、做好家庭環境清潔消毒。
在生活習慣方面,賈雁平建議兒童要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居家鍛煉,提高免疫力;多飲水,多吃優質蛋白食物、新鮮的水果蔬菜,根據實際情況適量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魚肝油等;不吃野生動物,肉類煮熟煮透。母乳喂養兒可繼續母乳喂養,但母親為疑似或者確診病例的應停止母乳喂養。
1歲以上兒童外出應佩戴兒童口罩,最好使用N95口罩或一次性外科口罩,口罩要完全罩住口鼻,緊貼面部皮膚,避免接觸口罩外面污染面。其中N95口罩透氣度差,佩戴時要注意觀察兒童有無呼吸困難。
此外,兒童情緒穩定是抵御病毒感染強有力的屏障,家長要多關注兒童的情緒,及時進行情緒管理;增加與兒童的交流,一起做一些兒童感興趣的游戲和活動,如詩歌朗誦、繪畫、廣播體操、唱歌、跳舞等。
非常時期,孕婦還要不要去產檢?
孕婦是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她們面臨一個難題:要不要按時去醫院產檢?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主任醫師康嵐對此表示,為避免交叉感染,孕滿28周前,胎動正常,無任何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的孕婦,可以酌情順延一次產檢。如果孕婦妊娠28周之前具有高危因素以及28周以后,或是碰上一些特定孕周的檢查,如NT檢查、唐氏綜合征篩查、B超大排畸和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等,應按時到醫院檢查。若孕婦感覺到胎動異常,或有妊娠合并癥/并發癥,無論是任何孕周,出現任何不適癥狀,都應盡快做好防護到醫院就診。
當孕婦出現以下情況必須去醫院看急診:反復不規則陰道流血,或出血增多;頭暈、頭痛、血壓升高,胎動異常;分娩征兆:如見紅、破水、規律宮縮。
此外,如果孕婦14天內到過疫區,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史,體溫超過37.3℃,或有咳嗽、乏力、呼吸困難、胸悶等臨床表現,應該立即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轉運到定點收治醫院就診。即使沒有到過疫區,也沒有密切接觸史,孕婦發熱體溫超過38℃,也應該及時到發熱門診就診。
孕婦去醫院檢查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具體措施包括盡量選擇步行或自駕車去醫院;盡量只留一個家屬陪同;通過網上預約掛號、預約檢查,盡量減少在診室的停留時間;和其他人盡可能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出門到醫院,全程佩戴醫用口罩,建議戴手套和眼鏡;攜帶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濕巾,保持手部衛生,避免用手揉眼睛、口鼻;產檢回家后,及時更換衣物,洗手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