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二十條優化措施發布以來,各地迅速貫徹落實,細化執行方案。如何不折不扣、科學精準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國家疾控局副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近日表示,要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做到既防住疫情,又盡可能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服務保障的影響。
二十條優化措施發布以來,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在隔離轉運、核酸檢測、人員流動、醫療服務等方面采取更為精準的措施。一些地方也在及時糾正與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優化措施不相符的做法,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與此同時,各地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專班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各方面及時糾正違反“九不準”要求等突出問題,及時糾正不作為、亂作為行為,及時糾正“一封了之”“擴大賦碼”等簡單粗暴做法,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二十條優化措施,是對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補充和完善,不是放松,更不是放開和‘躺平’,而是為了進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沈洪兵說,政策調整后的總體防疫目標就是“該管住的重點風險要管住,該落實的防控措施要落到實處,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把有限的防控資源用在最重要防控工作上,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對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影響。
對于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是否會造成隱匿性風險的社會關注,沈洪兵表示,這是基于感染風險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對這類人群不再集中隔離,是為了更有效地利用流調、隔離等防控資源和服務保障資源。當前,個別地方出現將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為密接,進行提級管控的情況,這沒有必要。“對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時,各地對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檢測、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檢測陽性以后,要在第一時間進一步開展密接者的調查和管控,這對工作要求反而更高了。”
具體到規范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沈洪兵表示,無論是第九版防控方案,還是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都對常態化核酸檢測和發生本土疫情后的區域核酸檢測作出了明確規定。各地要基于疫情風險,科學精準組織開展核酸檢測,“既不能層層加碼,也不能隨意減碼”。如果當地疫情僅有零星的感染者,傳播鏈條清晰,在沒有社區傳播風險的時候,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當疫情存在擴散風險時,疫情所在的區可以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每日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連續3次核酸檢測沒有社會面感染者后,間隔3天再開展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無社會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員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