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權威解讀:科學精準有效落實防控優化措施 全力抓好當前疫情處置】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針對當前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狀況,中國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今天(11月27日)接受總臺記者專訪,就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優化調整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做了進一步解讀。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 常昭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優化措施的制定,是基于我們對病毒不斷深入的認識、防控措施效果的評估以及各地防控經驗基礎上制定的。它是防控措施不斷優化的過程,不是疫情防控的放松,是要求更加科學精準。各地在學習二十條防控措施的時候,要科學精準地把握相關要求,這樣才能將相關的要求科學精準地落實到防控當中去。
根據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高風險區、低風險區的劃定由地市級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組織專家組,根據疫情傳播風險的大小進行劃定,高風險區、低風險區的防控工作由地市級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統一指揮。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 常昭瑞:高風險區它一般在疫情早期,在精準流調基礎上按照樓棟和單元進行劃定,只有在傳播風險不明,持續社區傳播的情況下,才可以適度(擴大)劃定風險的范圍。那么對于低風險區,就是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視為低風險區。對于低風險區實施的是強化社會面管控,不聚集、不扎堆,外出的時候要做好個人的防護。對于常態化地區,就是沒有疫情發生的地區的話,不開展全域的全員核酸檢測,只是按照我們第九版防控方案的相關要求,對重點崗位和重點人群開展核酸檢測。
二十條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明確提出,符合解封條件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在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區劃定及管控方案》中明確,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低風險區。所有高風險區解除后,縣、市、區、旗全域實施常態化防控措施。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 常昭瑞:區域的封閉管理,只有在劃定了高風險區域以后來實施這個區域封閉,而在沒有劃定的高風險區之外的地區,還是不能隨意采取區域封閉管理的措施。
二十條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做好封控隔離人員的服務保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疫情防控需要為由,擅自封閉或堵塞安全出口、隔斷疏散通道,占用消防車通道。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 常昭瑞:高風險區域的區域封閉,要求封閉的家庭要足不出戶,其實我們更多的是要采取像上門磁的這種軟性的管控措施,做到足不出戶。而不是要采取封門、上鎖、封鎖消防通道等硬性的封控措施,這些措施對人身的安全帶來一些隱患。
根據二十條措施要求,地方黨委和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防控政策,嚴禁未經批準阻斷交通、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等各類“層層加碼”行為,對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嚴肅追責。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運輸部等各行業主管部門將加強對行業系統的督促指導,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實起到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