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按】
【防疫“新十條” 出爐,家庭怎樣備藥?】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十條防疫新措施,明確新冠感染者要“科學分類收治”,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離。
在家隔離如何科學備藥?有無必要跟風囤藥?俠客島整理了部分專家觀點。
1、問:奧密克戎導致的重癥率高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奧密克戎導致的住院率、重癥率、病死率大幅降低。從目前全國病例看,感染奧密克戎以上呼吸道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嗓子不舒服、咳嗽等。無癥狀和輕型約占90%以上,普通型(出現肺炎癥狀)已經不多,重癥(需高流量氧療或接受無創、有創通氣)的比例更小。從北京定點醫院救治情況看,真正因新冠肺炎插管上呼吸機的患者只有少數幾例。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2、問:新冠患者在家觀察治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如在家中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可以物理降溫、用解熱鎮痛藥或在醫生指導下吃一些中藥和抗病毒藥等。不要多種藥混在一起吃,因為各種藥物有副作用風險,相互作用可能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如懷疑是新冠病毒感染,可自己在家中做抗原檢測。
3、問:針對新冠病毒,可以常備哪些藥?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預防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可適當購買連花清瘟顆粒、清感顆粒等;如出現發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適當服用泰諾、康泰克等復方感冒藥;如癥狀已嚴重影響患者休息和睡眠,可服用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非處方退燒藥或解熱鎮痛藥。相同類型的藥物無需重復購買,選擇一種即可。
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選擇非處方感冒藥、解熱鎮痛藥時須十分慎重,建議咨詢醫生;有肝腎功能異常或胃腸道疾病的人群要謹慎用藥;沒有基礎疾病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出現呼吸道輕微癥狀,如不影響正常生活,不建議首先選擇自行服藥,可以多休息、多喝水等待自愈;如高熱超過3天仍無緩解、有明顯呼吸急促及喘憋,需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4、問:網傳“新冠吃藥順序圖”靠譜嗎?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急診科主治中醫師曾遠峰:目前新冠患者會出現十大癥狀中的一個或幾個,沒有絕對、完整的吃藥順序。圖片里列有七八種藥,包含西藥、中成藥,每種藥有不同功效,我們需根據各自功效來服用,而不是按順序服用。
比如四季抗病毒合劑是中成藥,有疏風清熱解毒作用,患者出現咽喉痛等上火癥狀,可考慮使用;風寒感冒顆粒是疏風解表藥,一般得了流感或出現鼻塞、流清涕且沒有喉嚨痛時,可考慮服用;復方氨酚烷胺片、布洛芬緩釋膠囊主要是解熱鎮痛;如出現鼻塞、流黃色鼻涕、喉嚨痛,可考慮使用連花清瘟膠囊;果維康主要含維生素C,在治療新冠患者時不是常規藥,沒有明確的癥狀改善作用。
(網傳吃藥順序圖)
5、問:家庭有必要囤藥嗎?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盲目跟風囤藥完全沒必要,癥狀不嚴重盡量不自行服藥。健康家庭按每人服用1至2次的量準備即可,用完再去藥店買。如出現相對嚴重的呼吸道癥狀,一次購買5至7天的量較為合適。發燒、嗓子痛等癥狀的自愈需要過程,普通患者1至2周會痊愈,不必過于恐慌。
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我們已經要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這些對癥治療的藥物以及抗病毒藥物,包括中藥、西藥等藥物,包括抗原試劑,進行一定的準備。同時,通過分級分類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會選擇居家治療,我們要求基層的醫療機構還有藥品零售網點等也要做相應的準備,保證藥物的可及性。
提示大家,沒有必要囤積和搶購藥物。隨著整個工作的部署,無論在藥品銷售網點還是在醫療機構,這些藥物是充足的。
(圖源:網絡)
6、問:孕產婦如何做好防護?有孩子的家庭是否要多備藥品?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杰:孕產婦奧密克戎感染率和普通人群接近,癥狀的表現類型也接近,感染沒有給孕產婦健康帶來更多影響。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的孕產婦要加強自我保護。有妊娠計劃的女性最好在孕前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盡量調整好身體狀態再懷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秋冬季是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孩子生病后如精神狀態穩定,家長對癥處理、觀察病情即可;若連續發熱超三天、頻繁咳嗽或嘔吐,甚至出現包塊、頻繁腹瀉、膿血便、呼吸困難等情況,家長應帶孩子及時就醫。有孩子的家庭備一些適合兒童服用的退燒藥,不建議過多存藥。給孩子服藥時,應謹遵醫囑并認真閱讀藥品說明書,不要只憑經驗給藥。
7、問:是否需儲備抗原檢測試劑?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在有癥狀時,抗原檢測準確度較高。不方便做核酸檢測又出現發熱、干咳、咽痛等癥狀,可以先做抗原自測。普通家庭可適當儲備抗原檢測試劑,但無需大量囤積,生產廠商正在加緊生產。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整理/點蒼、云歌
資料來源/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