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玉沙村”,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而“城市RBD”這個全新而富于現代化意味的區域定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
?
海口玉沙村原居民回遷安置紀實
?
海口網7月14日消息:作為海口市最大、最典型的城中村,玉沙村曾因為在道路規劃、房屋建設、社會治安、水電供給等方面存在諸多缺陷而成為海口城市化進程中的一大障礙。這個與周圍現代化建筑格格不入的古老村莊被媒體稱為城市的“傷疤”。
?
但由于此地塊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既貼近繁華都市,周邊集結了眾多高檔住宅、寫字樓及商業配套設施;又毗鄰海口市最大的開放性熱帶海濱生態園林風景區——萬綠園,擁有優越的自然景觀資源。因此,玉沙村又被稱為海口市的一塊“風水寶地”。
?
如何才能發揮其“風水寶地”的優勢,同時規避其“城市傷疤”的劣勢呢?早在玉沙村拆遷改造之前,海口市就已經對位于金貿區核心地帶、可謂寸土寸金的玉沙村片區進行了詳盡規劃。玉沙村被定位為海口最有特色、最繁華、最具人氣的休閑商務區(簡稱RBD)。
?
過去的“玉沙村”,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而“城市RBD”這個全新而富于現代化意味的區域定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
記者日前從玉沙村改造指揮部獲悉,新玉沙學校一期(小學部)已于2008年9月交付使用,二期(中學部)即將進入建設階段;222畝商業開發用地已于2008年中完成招拍掛;總投資約2.2億元,擁有1149個停車位、建筑面積達4.58萬平方米的地下室已全部完成;北區的1092套原村民安置房已于2009年11月竣工,今年5月31日之前被拆遷戶已全部回遷完畢;南區的496套外來戶安置房工程建設已經過半,預計今年9月完成全部施工任務,12月底分配到戶。
?
?
“工作人員和百姓都應該表揚!”
?
“當時,我們區成立了10個工作組,挨家挨戶做工作。”海口市龍華區金貿街道工委書記梁懸告訴記者,剛開始時,有些群眾不理解政府的改造行為,不僅讓工作人員吃閉門羹,甚至還向工作人員潑水。“玉沙模式是我們海南的首創,這也意味著毫無經驗,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我們堅信,一定要徹底了解百姓的基本要求,否則就無法實現最大程度讓利于民的這個目標!”
?
最終,玉沙村的村民們被一一說服。面對著這些不辭辛苦上門的工作人員,淳樸的村民們被感動了,開始主動地倒茶送水了。
?
梁懸欣慰地說:“從潑水到送水,群眾的滿意度上去了,我們的工作也開展得格外順利。”
?
在完成了一系列的村集體經濟改制、村改居、入戶調查等前期工作之后,從2007年11月26日動遷開拆,僅僅43天,玉沙村拆遷工作順利完成。
?
玉沙村改造為群眾提供了貨幣補償和實物補償兩種安置方式,并在北區選址78畝土地,在南區選址25畝土地,分別作為原村民、原籍村民、外來戶和華僑的安置區。
?
2009年5月,回遷選房工作開展以來,龍華區委、區政府和玉沙村改造指揮部給予了高度重視,依據相關政策和規定,經過充分聽取社會各界、尤其是玉沙原(原籍)村民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確定了現在“按報名同意拆遷的先后順序選房”的分房回遷辦法。
?
“我們將選房方法和回遷選房的資格名單在報紙上公示,花了3萬多元制作安置房模型供群眾參考,在選房當天用兩塊黑板同時向群眾顯示選房情況和余房情況,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玉沙村改造指揮部副總指揮王達興說。
?
村民黃圣財在旁補充說:“我們的工作人員和百姓都應該得到表揚,是大家共同打造出了玉沙村這個榜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