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玉沙村”,已經成為一個歷史名詞,而“城市RBD”這個全新而富于現代化意味的區域定義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
既要住得穩
又要過得好
?
隨后,在玉沙村原村民黃志偉的帶領下,記者一行又參觀了安置區的整體布局。看到這7幢住宅樓的1-3層均為商鋪,設計風格與樓體保持一致,以高雅別致的黃色和灰色為主。
?
村民黃志偉告訴記者,每一位原村民都可按照人均18平方米、每平方米3500元左右的標準擁有這些商業安置用房。目前,總面積達55000平方米的商鋪已經由村里的經濟合作社全部租出去了,玉沙村的每一位原村民在年終時都可按比例分紅。“安置工程完工后,這里將成為繁華的商業地帶,商鋪的租金收入肯定可觀,這樣就為村民今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梁懸說。
?
村民黃志偉對記者說,他家5口人,本來沒有鋪面。如今,按照人均18平方米的商鋪標準,他家可享有90平方米的鋪面分紅。“原先我家沒鋪面,很羨慕那些有鋪面的人,如今自己也有了鋪面,而且有村里的股份公司出面操持,每個月可以拿到5000多元的分紅,真是太好了!”他樂呵呵地說。
?
記者從玉沙村改造指揮部了解到,玉沙村改造之前,常住人口3018人,流動人口10450人,該村村民收入主要靠出租房屋、外出打工獲得,人均收入為700元/月;而改造后,經保守測算,人均收入不低于1000元/月,每人每月增加收入300元左右,增幅達43%。
?
“拆遷和回遷都不是最難的,因為我們的工作原則是既要讓百姓們住得穩,又要讓他們過得好,如何保障回遷群眾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這才是最重要的。”梁懸對記者說。
?
村民黃志偉也深有感觸地說:“當初誰都不相信政府可以改造得好,現在可都服氣了,從改造到回遷只用了3年不到的時間,而且把村里人的生活水平不止提高一個檔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