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億匯金債預計10月發行 “關聯”國有大行參與認購
??? 伴隨大行再融資的消息此起彼伏,今年以來有關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匯金”)發債的傳聞亦不絕于耳。7月29日,一位接近債券承銷商的人士向本報透露,預計匯金10月左右在銀行間債市發行800億元人民幣債券,主承銷商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已向各主要商業銀行發函詢問認購意向。
“有關債券期限和發行方式等細節還沒有確定,各方都還在協商之中?!痹撊耸勘硎荆髦饕虡I銀行都將參與債券的認購,其所在銀行就在制定相關方案以上報給承銷商。
此前市場普遍預期匯金發債將在8月啟動,但該人士稱預計在10月左右。國信證券銀行分析師邱志承認為,匯金對發行時機的選擇可能是出于配合大行再融資的考慮,而且光大銀行IPO很可能在8月進行,“匯金發債推遲到10月可能也是為了錯開光大IPO?!?br/>
股權關系不礙申購
從今年初傳出匯金發債的消息以來,基于匯金參與大行再融資需要多少資金的判斷,市場人士就對發債規模有諸多猜測,從800億到1500億不等。
在建行和中行先后公布A+H配股方案后,工行7月28日晚在上交所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審議通過公司A股和H股配股方案的議案,擬按每10股配售不超過0.6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50億元。至此,三大行再融資方案都已明確。
匯金此前已承諾支持幾大行配股融資計劃,而目前匯金分別持有建行、中行、工行57.09%、67.53%、35.42%的股份,按照先后公布的再融資計劃推算,匯金最多需要向建行、中行、工行分別支付428億元、405億元、159億元,規模合計近千億。
上述消息人士表示,匯金首次發債的規模是800億元。“如果是發行800億的話,與匯金的資金需求比起來這個規模也并不算大,可能還不夠,后續追加發行也有可能?!鼻裰境斜硎?。
目前看來,匯金通過發債籌集資金來參與大行再融資已無疑問,這一點明確之后,另一關鍵問題浮出水面:作為與匯金存在股權關系的幾大國有商業銀行,是否可以參與匯金債的認購?“據我所知,幾大行都會參與(認購)?!鄙鲜鱿⑷耸勘硎尽?br/>
邱志承認為,銀行間市場的債券主要購買方還是銀行,也是除保險公司外購買長期債券的主力。如果幾家國有大行不參與認購,其余機構投資者可能難以消化如此大規模的發債。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質疑,幾大行參與認購匯金債有關聯交易之嫌。自2003年成立之后,匯金注資了多家大型國有銀行,目前控股參股的金融機構包括工農中建等六家大型商業銀行、九家證券公司、兩家金融控股集團、一家保險公司和一家再保險公司。
“如果說匯金債的性質與金融債接近,按照銀行間市場金融債發行管理辦法,并沒有規定與發債主體有股權關系的機構就不能參與債券的承銷或認購,所以幾大行應該是可以認購的。”一位接近銀行間市場的機構人士表示。
他還指出,雖然出于關聯交易的考慮,證券公司不得自營申購本公司所承銷的股票,但“債券和股票承銷還是不一樣,關聯交易的問題沒有那么大,比如交銀租賃最近在銀行間市場發行金融債,承銷商就是母公司交通銀行”。
“負債變資本”存爭議
盡管國有大行參與匯金債認購并不違規,但其可能形成的資金循環邏輯仍令市場憂慮。
“如果國有大行來買匯金發的債,回過頭來匯金又把資金注入這些銀行,這不是等于轉了一個圈又回來了嗎?這確實有點奇怪?!币汇y行分析師直言。
上述接近銀行間市場的機構人士亦表示,國有大行認購匯金債確實會形成資金循環,“匯金用發債籌得的資金再用于大行的配股,等于是把這些大行的負債變成了資本,可能會有一些爭議?!?br/>
盡管存在爭議,但匯金發債事宜仍在低調推進。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為了盡早給大行再融資“充實彈藥”,在農行IPO結束后,匯金發債將在8月啟動,但上述接近承銷商的消息人士稱,發債啟動時機可能在10月左右。
“匯金推遲發債時機,可能還是為了配合大行再融資?!鼻裰境斜硎?。大行再融資時間表上,此前本報記者獲知,建行750億元A+H配股計劃有望于10月份完成,中行兩地配股方案也有望在8月20日股東大會結束后的1到2個月內獲得監管層批準,工行配股則可能在11月份進行。
另外,農行IPO剛剛落幕,出乎市場意料,光大銀行迅即啟動延宕已久的上市進程,預計8月完成IPO,“這或許也是令匯金推遲發債時機的一個因素。”邱志承表示。 “從市場資金面考慮,10月確實比8月寬松一些,首先最近央行在公開市場凈回籠,而到了10月份,由于有國慶假期,那段時間央行肯定要凈投放一些資金,此外10月份到期的資金量也比較大,比如國慶后第一周到期的資金量就有3000億元?!钡谝粍摌I證券的債券分析師鄭振源表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 [編輯:王小暢]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