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觀點PK>
    別讓教師節淪為“送禮節”
    別讓教師節淪為“送禮節”
    來源: 中原教育 作者:張因祥 時間:2010-08-31 15:53

      教師節將至,不少商家欲借“東風”掀起促銷高潮;有的家長也將教師節定為“送禮節”,禮品越送越“重”。教育界人士指出,這些行為都異化了教師節的本來涵義,應予糾正,要真正讓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9月9日《解放日報》)

      教師節到了,學生家長借機向辛勤教育自己孩子的園丁們表示慰問和感謝,是人之常情,本無可厚非。但借著節日的名義,給老師送上厚禮卻讓純潔的教師節蒙上了陰影。其實,表達感謝的方式有很多,一句簡單而純樸的問候,一張學生自制的明信片,一首贊美老師的小詩,一堂充滿感恩的主題班會,都是對老師最真的節日祝福。但時下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熱衷于送出“貴重”的禮物呢?

      教師節送“重”禮,不排除學生和家長是真誠內心的自然驅動,但在筆者看來,最深刻的動機恐怕還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在他們看來,送的禮物越貴重,老師自然不會毫無表示。俗話說得好,“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你老師收了東西,以后能不對我偏心一點,關照一點?其實老師也很為難,收吧,違背師德;不收吧,盛情難卻。而教師節一旦變成了“送禮節”,顯然是一種變了味的尊師形式。

      其實,尊師不必送禮的呼聲已喊了很多年,但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呢?說到底,還是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功利主義思想作怪。送禮,不過是商品經濟在教育領域的“物質化”表現罷了。時下,在有些人眼里,一切都可以物化,什么都可以用錢衡量,只要有利益,錢就成了擺平一切的殺手锏。他們眼里的教師節,已經被功利化成師生關系的利益“粘合劑”了。這種功利化傾向,不僅背離了教師節的本義,也與社會上弘揚的尊師重教的精神嚴重不符。它不僅有損教育的尊嚴和神圣,違背了教育的公平和公正,破壞了師生原本最純潔、最高尚、最無私的關系,而且滋長了攀比行賄之風,加重了部分家庭的經濟負擔,還會使孩子的心靈過早地蒙上世俗的陰影,給老師整體的社會形象帶來負面影響,禍害無窮。

      因此,筆者呼吁,別再讓教師節淪為“送禮節”了,還一個原汁原味的教師節!(張因祥)

    (編輯:胡世福)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