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9月19日消息(記者 楊杰)子女忙于工作時,家中老人的飲食起居無人照料,可以把老人托管在社區的托老所。這本是個令人拍手稱贊的好消息,但是記者近日在對大同里社區、海府路街道社區等多家社區托老所采訪時得知:這種當下比較先進的養老理念在我市并沒有流行開來。相反,幾乎所有的社區托老所可謂“門可羅雀,鮮人問津”,全省第一家成立的社區托老所———大同里社區托老所,開業近一個月以來甚至沒有接待過一位老人。
?
托老所,是指為老年人提供臨時寄托性養老服務的設施,有日托和全托等形式。接收對象一般可分三類:一是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二是生活可部分自理,還需要部分照顧的老人;三是生活上不能自理,患有各種慢性病或殘疾的老人。據記者了解,我市的社區托老所,目前主要接收前兩種類型老人,以日托形式為主,即早上8點左右送入,下午5點左右接回,期間的休閑娛樂、飲食起居則由主辦方統一負責。
?
設施完善卻遇“無人喝彩”
?
17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于龍華區大同里479號的大同街道托老所。記者注意到,這個托老所盡管不算大,使用面積200平方米左右,但是休息室、棋牌室、閱覽室和電教室等配套設施卻一應俱全,室內窗明幾凈,各類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條,看得出工作人員傾注了不少心血。大同街道辦副主任姚偉介紹該所是全省第一家社區托老所、全省第一家民辦社會工作非政府非盈利性社會組織(NGO)。服務范圍主要以大同里社區為主,涵蓋周邊地區,為無子女照顧、子女無暇照顧的60歲以上老人提供日托服務。
?
當記者詢問為何沒有見到一位服務對象時,姚偉的回答著實讓記者吃驚,社區托老所自從9月1日開業以來,還沒有正式接待過一位老人。很多人都是來看個稀奇,隨便了解些情況后就走了,尚無一人前來辦理入所手續。
?
?
?
傳統觀念、收費成主要“瓶頸”
?
姚偉認為之所以出現“無人喝彩”的局面,首先是因為宣傳力度不夠,很多市民不知道這一新鮮事物;其次就是社區周邊環境不太令人滿意;再者就是因為本地居民“老有所養,老有所居”的傳統養老觀念根深蒂固,大家普遍認為老人就應該呆在自己家中享受兒孫滿堂、頤養天年的樂趣。
?
家住大同里社區的黃大爺表示:不會去托老所,原因就是“丟不起那個人”。老人辛苦了半輩子把子女拉扯大,該享清福的時候居然被送進托老所,實在無法接受。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盡管自己平時工作忙,但是也不會把父母“托管”,寧愿每月花1500元請保姆居家照顧,原因也簡單,不想被親友說自己不孝順。
?
在受訪的13位市民中,有9人表示受“居家養老”“父母膝下,子孝孫賢”等傳統觀念影響是造成對托老所敬而遠之的最主要原因,老人們寧可獨守空房,也不愿被人“托管”。
?
不少老人還告訴記者,托老所的收費問題,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享受此類“托管”服務,每天要繳納15元的管理費,還不包括午餐費和往返交通費,全部算下來的話每天平均要30元上下,對于很多老人來說是筆不小的費用。盡管市政府每月都發放100元“服務代幣券”,但是明顯不夠用。有些老人大多屬于“三無”貧困家庭,如果每天花30元左右的“服務代幣券”或現金來享受“托管”服務,顯然有點捉襟見肘。
?
一些老人還表示,自己平日的生活習慣已相對固定,如果進入托老所后,原先起床、散步、進餐和作息等時間規律將會完全打亂,只能按照主辦方的統一要求進行,反而不利于自己養老。
?
貼心“托老所”,邀您免費來體驗
?
大同街道辦副主任姚偉對記者表示,為了讓市民全面、深入地接觸和了解這一先進的養老形式,大同里社區托老所將于10月8日—31日,舉辦“免費體驗月”活動。屆時,我市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人,除往返路費、午餐費需要自理外,可免費享受主辦方提供的棋牌娛樂、閱覽、上網、健康講座等一系列貼心服務。
?
市民如有興趣參與,即日起可撥打電話13518825227進行咨詢和預約,也可前往實地進行了解。
?
相關鏈接
讓寂寞遠離老人 海口大同里試水社區托老所
海口啟動老人日托服務 你愿意把老人送“托管所”嗎?
海南長壽老人分布圖首次公布 百歲老人密度全國第一
海口晚報“今日熱讀”:老人坐公交,唉……
省重點優撫老人獲健康基金救助
海南困難老人可申請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志愿服務
海南6市縣建高齡老人補貼制每人每月補300元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