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防范洪澇災害可能造成的傳染病疫情,提高災后群眾自我防病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市衛生部門專家提醒市民,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做好受災外環境的消毒,預防霍亂和登革熱等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不吃被污水浸泡過的食物
據衛生專家介紹,在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預防中,要注意保護水源,特別是生活飲用水,免受污染。
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凈水片)等飲水消毒劑消毒生活用水;注意個人衛生,不喝生水;飯前便后洗手,洪水之后不要去游泳;搞好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用臟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應煮沸或用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應嚴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開存放。水災期間建臨時廁所,不隨地大小便;糞缸、糞坑中加藥殺蛆;動物尸體要深埋,土層要夯實。
掛蚊帳防蚊蟲咬
衛生專家還介紹,預防蟲媒傳染病,如登革熱、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要控制和管理傳染源,家畜家禽圈棚要經常灑滅蚊藥,病人要隔離;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清掃衛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室外積水容器,噴灑消毒殺蟲藥水,消除蚊蟲孳生地;夜間睡覺掛蚊帳,露宿或夜間野外勞動時,暴露的皮膚應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驅蚊藥,避免被蚊蟲叮咬。
預防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疾病時,盡量減少或避免與疫水接觸的機會,不在可疑的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管好豬、狗等動物,豬要圈養,不讓其尿液直接流入水中,豬糞等要發酵后再施用;大力開展防鼠滅鼠工作,尤其是洪災期間人群較集中的地方,洪災后立即加強滅鼠、殺蟲;注意個人衛生,禁止隨地小便,下水作業時要盡量穿長統膠鞋等。
喝開水,吃熟食
洪災過后,沿海一帶或環境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地區居民生活飲用水容易受到污染,容易引起腸道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疾控專家提醒,把住“病從口入”關,提高自我保健和防護意識,飯前便后要洗手,喝開水,吃熟食;生熟食品要分開切,分開存放,食物要加蓋,以防蒼蠅傳播疾病。
同時,積極做好居家及周圍環境衛生,減少疾病傳播。要清理住家、房前屋后周邊的垃圾和污水坑塘,以防止蚊蠅孳生;不隨地大小便,管理好牲畜糞便以免污染飲用水源。
有癥狀早看病早治療
據衛生專家介紹,腸道傳染病是由病菌、病毒經口進入體內,在腸道內迅速生長繁殖而使人發病,常見的有:霍亂、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傷寒、副傷寒以及食物中毒等。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為病人及帶菌者體內的病原體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了水源、食物和手,當健康人食用這些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后就會發病。
這類疾病一旦發作,患者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及發熱等癥狀,有這些癥狀的病人,應立即到當地衛生院或有條件的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時機,延誤病情,或造成疾病傳播蔓延。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海口晚報] [作者:吳躍 李萌] [編輯: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