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農產品價格輪番上漲,整體價格重心繼續上移,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北京中期期貨研究所高級分析師楊莉娜認為,9月以來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由于內、外兩方面原因造成。
“極端氣候條件導致供應預期趨緊,這是本輪農產品上漲的外因。”楊莉娜表示,7月俄羅斯小麥減產及隨后的出口禁令,拉開了農產品上漲的大幕,國際市場中小麥成為領漲者。此后小麥趨于平淡,但在比價效應推動下,其他農產品跟隨補漲。9月,美國農業部意外調降了玉米產量及庫存,玉米供需偏緊之勢顯現,推動玉米走升。而10月,臺風“鯰魚”肆虐東南亞,威脅泰國、菲律賓稻谷長勢,一度還影響到我國東南沿海,引發國內外稻谷品種上漲。
“相對而言我國農產品處于價值洼地,是上漲的內因”,楊莉娜表示,2009年以來,包括原油和金屬在內的全球工業品市場顯著上漲,農產品漲幅卻相對滯后。由于工業品價格上漲對農產品生產成本形成的傳導壓力,農產品具有一定的補漲要求。從政策角度看,我國為提高農民收入,連續出臺提高農產品最低收購價措施,也令農產品整體價值底部處于不斷抬升格局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農產品市場輪番上漲的局面使得國家對于抑制投機的態度更為鮮明,首先是增加糧棉油糖儲備拍賣,補充市場供應,其次,期貨交易所采取調高保證金及擴大停板幅度等措施,這些都對投機資金形成一定的震懾作用,引發市場震蕩。后期來自于政策面的壓力仍可能會進一步顯現。不過,農產品漲勢只是暫時放緩,而整體運行的平臺已經上移,未來全球糧食供應若繼續遭遇不利天氣等因素的影響,資金對于農產品的炒作熱情仍將延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