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身心健康與傳媒體制相關
其實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壓力,為什么記者的壓力特別突出?
北京廣播電視報藝術總監張光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的記者在體能、心理等各方面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媒體轉制后,記者承受的壓力更大了。”張光說。
一位資深記者分析,記者的壓力特別突出與媒體的考核機制有關。媒體被推向市場之后,競爭壓力增大。為了能在競爭中勝出,許多媒體都對信息量有一定的要求,這就需要媒體有大量的記者來“生產”新聞內容。
《法治周末》本次調查也顯示,受訪者大都承受著來自工作方面和經濟方面的雙重壓力,表現在工作方面,其壓力主要來源于報社的考核體制以及媒體同行的競爭。
上述資深記者指出,在我們國家,媒體的體制比較特殊,現在的表述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經營”,這與西方媒體純粹商業化的操作是有區別的。
一方面,并不充分的市場化,讓媒體之間不能實現充分的競爭,從而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另一方面,媒體不完全的市場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媒體經濟實力的積累,使其很難從“量”的競爭轉變為“質”的競爭。
“媒體的經濟實力上不去,就沒法雇傭足夠的人手來采寫新聞,但是,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媒體對新聞量的要求不會因此而減少,所以,每個記者的壓力都會很大。”該資深記者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