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招標結果揭曉。昨晚8時,經過近12個小時招標,央視2011年廣告招標總額126.687億元,比去年增加17億元,同比增幅15.52%,總額度創17年來新高。同時,中央電視臺大型節目中心副主任陳臨春介紹,今年的春晚絕對不會植入廣告,語言類的也會進行嚴格審查。(《新京報》11月9日)
?
近年來,春晚除了插播大量的廣告以外,還在節目中大量植入廣告,特別是去年的春晚,因為“植入式廣告”太多太爛太明顯而遭到了公眾的質疑,網上也是反對聲一片。現在,央視宣布明年春晚“絕對不會植入廣告”,讓人感到欣慰,假如央視能夠做到這一承諾,那么,春晚“植入式爭議”無疑也就隨之瓦解,有助于提高春晚及央視的印象分。
?
虎年春晚由于大量植入廣告,讓觀眾感到非常反感,而對于觀眾的質疑,虎年春晚總導演金越則表示,春晚不排斥商品名稱的出現,“只要廣告植入的比較自然,植入的符合情節,我覺得沒有問題。”而央視廣告部副主任陳榮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稱,春晚植入廣告是順應市場需求,所以是合理的,明年不但要搞,更要“發揚光大”。
?
顯然,“植入式廣告”是一個遭到觀眾詬病的問題,這應該是一個大問題,應該引起央視及春晚負責人的重視,假如忽視觀眾感受,忽視觀眾呼聲,那么,“植入式廣告”是發揚光大了,但春晚的觀眾卻越來越少了。近年來,在除夕夜,很多人選擇了不看春晚,除了觀眾精神生活多元化以外,春晚節目不夠精彩,大量植入廣告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
對于“植入式廣告”,央視廣告部副主任陳榮勇是這樣認為的,春晚之所以會植入廣告,是因為廣告商對其有需求,“有市場需求才會有這樣的行為,所以它的存在也是合理的”。誠如陳副主任所言,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是,“植入式廣告”是在市場需求下催生的一種廣告行為,而春晚歷來被人們稱為是觀眾的精神大餐,將廣告植入春晚節目,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不符合“大餐”質量要求。但是,央視為了自己的利益,硬是將廣告硬生生地植入春晚節目中去,利用春晚大做廣告文章,這讓央視賺了個缽滿盆溢,但是,有得就有失,央視在得到廣告份額的同時,卻傷害了觀眾的感情,也讓春晚失去了觀眾,減少了收視率。
?
其實,觀眾也不是一概反對在節目中植入廣告,只要廣告植入合理,符合情節要求,不漏一絲破綻,對于這樣的“植入式廣告”,應該說,觀眾并不反感。觀眾反對的是為了廣告而做節目,硬把廣告拋售給觀眾,這讓觀眾感到反胃。比如去年趙本山小品中植入的“國窖1573”,因為其價格比較昂貴而讓小品“硬傷”明顯。“植入式廣告”雖然“符合”小品情節,但是,卻與常理不合,從而遭到了觀眾的炮轟。
?
應該說,春晚是央視的品牌節目,因為收視率高而受到了商家的青睞,每年都有很多商家在春晚上做廣告,春晚讓央視收入不菲,央視完全不必“人心不足蛇吞象”,再在節目中植入廣告,而且還是大量植入廣告。央視不能單純為了經濟利益,而涂黑了春晚這個品牌。所以,當央視相關負責人承諾,明年春晚節目不再“植入廣告”,這無疑是贏得觀眾的一項舉措。明年春晚到底植入不植入廣告?這是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觀眾的疑問,央視是否兌現承諾,到時候自然就會見分曉,就沖這一點,春晚的收視率也會增加。不管怎么說,取消“植入式”廣告,這是值得贊許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