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诮ㄑ?/a>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
    “幸福指數”應成為GDP的有益補充
    “幸福指數”應成為GDP的有益補充
    來源: 新京報 作者:易艷剛 時間:2010-11-17 09:30

      當一些國家還在唯“國內生產總值”(GDP)馬首是瞻的時候,英國政府卻將目光轉向了“國民幸??傊怠保℅NH)。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近日責令國家統計局設計一套全新的統計方案,詳細采集涉及個人幸福程度的數據。據了解,英國政府今后將把這些數據擺在制定和評估政策的中心位置。(據11月16日《東方早報》)

    ?

      對于習慣以GDP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中國來說,英國政府在決策中引入“幸福指數”的做法似乎有些另類。但實際上,一個以百姓福祉為最高追求的國家,“幸福指數”理應成為GDP的有益補充。

    ?

      從世界范圍來看,英國并非第一個注重國民“幸福指數”的國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時任不丹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就創造性地提出了“國民幸福總值”的概念,并據此展開了諸多改善民生的實踐,博得了當地民眾好評;今年4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馬蒂亞·森聯合24名頂尖經濟學家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呼吁各國政府不要過度依賴GDP等純經濟指標,建議在政策制定和評估過程中參考類似“幸福指數”的新標準;在英國之前,法國、加拿大等國政府已經開始往評估體系中引入更多反映民眾幸福程度的參數。

    ?

      與傳統的GDP核算體系相比,“幸福指數”從國民健康水準、社會福利狀況、經濟產出水平和生態環境狀況等多個維度對社會經濟運行狀況進行綜合考量,為政府部門體察民眾生存狀態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

      但是,從實際操作層面來講,“幸福指數”主觀性較強,受地域差異和文化傳統的影響較大,不如GDP那樣可以對國民經濟狀況進行精準的指標化和量化,因而難以自成體系。

    ?

      有鑒于此,“幸福指數”與傳統的GDP核算體系正好可以互為有益的補充。一方面,二者之間并不存在沖突性矛盾。各國政府努力提高GDP水平的終極目的,原本就是讓民眾生活得更有幸福感,而如果民眾的“幸福指數”比較高,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和創造社會財富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GDP的良性增長。另一方面,納入“幸福指數”作為新的參考和評價機制,可以檢驗民眾對政府公共政策和國民經濟運行現狀的滿意程度,進而對GDP乃至“GDP主義”存在的種種缺陷進行補充和修正。

    ?

      中國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換算成美元為1.415萬億美元,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第三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372萬億美元。從GDP的角度來說,中國此前已相繼超越了德國、法國和英國。但在不少民眾看來,GDP雖然增長迅速,但幸福感卻并沒有增加多少,這一點或許值得有關部門保持清醒。

    ?

      因此,有關部門在追求GDP高增長的同時,不妨考慮在適當的時機引入“幸福指數”的概念,結合我國國情制定科學的公眾幸福感評價標準,并以此作為制定和評估公共政策的有益參考。?

    (編輯:黃尉)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