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3日消息? 法新社23日消息稱,朝韓黃海交界處的延坪島一名居民打電話告訴韓國YTN電視臺說,約50顆炮彈落在了韓國西部延坪島海域上,幾十座房屋遭到破壞,一些人受傷。
韓國YTN電視臺周二的報道稱,朝鮮發射的幾顆炮彈落在了韓國西部延坪島海域上,炸毀了幾座房屋,并造成人員傷亡。
韓聯社稱,朝鮮的炮彈已經導致韓方4名士兵受傷。
目前,韓國國防部還不能確定房屋損毀和人員傷亡情況。
韓國國防部發言人稱,“朝鮮的一只炮兵部隊與當地時間下午2點34分發動了‘非法的發射炮彈的挑釁’。韓國部隊立即開火,作為自衛回擊。”
總之,不能引進的中國要由頭做起,能引進的中國也要由消化、改進而形成自主開發能力。改革開放前中國從無到有,自主研發了震驚世界的“兩彈一星”。改革開放后外國對技術轉移稍有放寬,但仍關卡重重,靠引進可走一段路甚至一大段路,但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中國民用大飛機的研制歷史便提供了走彎路的負面教材。但中國總會把時間追回,中國能追、善追的本事乃有實證者:去年中國繼美國后研制成功每秒千萬億次算速的超級計算機,最近“天河一號”更榮登首席,成了全球運算最快的計算機,其中亮點是國產的“麒麟”操作系統,所用芯片也將逐步由本國自主開發產品替代。
回顧中國科技發展之路,外國封鎖成了重大的動力來源:這在航天、計算機及核能等領域都有顯例,買不到的只能自己造。
在能引進的領域,中國也不應只靠引進,老是跟著人家走。在大型水電機、高速鐵路及超高壓輸電系統等方面,中國企業都在引進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在高起點上沖刺。高速鐵路的開發成功便是這方面的明顯例子,現時中國還不斷努力務求提升水平,趕緊研制新一代時速可達五百公里的機車。其它方面也有不少類似事例:如大型水電機已由七十萬千瓦產能走向九十萬千瓦,超高壓輸電能力由七百多千伏走向一千千伏。由此可見中國不單在努力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有些領域還正探索超前之路,引領世界發展。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中國建立自主創新能力是必走之路,路上雖多險阻但一定走得通。今后幾年中國正處崛起關鍵時刻,又適逢各國展開一輪搶占后危機發展制高點的競賽,同時隨美日等加強軍盟對付中國,軍事斗爭的任務日重。因此無論從經濟及國防安全角度看,必須加倍努力強化自主創新,這樣方可保障中華民族的復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