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縣財政局因為在招聘工作中涉嫌為了某人“量身定做”,引發了民眾一片質疑之聲。26日,屏南縣政府決定對縣財政局局長游代進、縣人事局局長張功成進行停職檢查。同時表示,縣委、縣政府要求縣紀委、縣監察局繼續調查,依法依規處理,堅決杜絕類似失職行為的發生。
?
短短幾天時間,被冠以“史上最牛招聘”的“招聘門”事件吸引了民眾密切的關注,不僅是因為其操作中有諸多違規之處,也不僅僅是因為其操作得過于“赤裸裸”,以至有利益輸送的嫌疑,更重要的還在于,這樣的招聘在權力運作之下,竟然沒有任何公平可言。因此,民眾當然想知道,為何屏南縣財政局敢于如此操弄,也想知道,其中的每一個環節究竟是怎樣溝通鏈接的,民眾還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因素驅使屏南的兩位局長如此“敢作敢為”。
?
從這次公考招聘的要求來看,“獲得國外學士學位,國際會計專業,大學英語四級,屏南戶籍,女,年齡25周歲以下?!边@樣的招考要求,與其說是要求,還不如說是個人簡歷的簡化。它以非常嚴苛的條件明確地圈定了可以選擇的范圍,只差直接在后面寫明姓甚名誰了。雖然這人選的具體名字沒有在要求中出現,但民眾相信,在制定要求的時侯,有關領導就已經明確該是誰了?,F在,在輿論的壓力之下,整個招聘事件被定性為“失職”,兩位敢作敢為的局長,也被有關部門“勒令停職”??此啤罢衅搁T”事件已經是有了結果,屏南的領導肯定也想盡快息事寧人。然而,這一事件卻不應該止于“局長停職”。
?
很多人對“局長停職”不以為然,因為如果權力魅影不除,這樣的停職與“罰酒三杯”毫無區別。今天盡管停了職,日后時機適宜,仍然可以借機復出。有人甚至懷疑其“只不過是丟卒保車的一種策略而已”,而這樣的策略,恰恰是對民眾的一種敷衍與蒙蔽。民眾之所以會有此想,因為在整個事件中,的確還有許多待解之謎。
?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在整個招聘門之中,究竟是兩位局長想借此“為領導分憂”的一種“媚上”之術,還是為了報答老領導的“知遇之恩”?抑或本就是“某領導通過親人親自傳達的旨意”?顯然,“媚上”、“報恩”與“請幫忙”之間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前兩者表明主要問題在于局長本身,無論是報恩也好,“媚上”也好,其本質都在于對位高權重者的敬畏與討好;而如果是后者,那兩位局長顯然就是在“以退為進”,是希望以“替罪羊”的身份掩飾和捍衛“招聘門”中真正的操弄者。
?
讓整個事件的脈絡真正清晰起來,這樣既可以讓兩位局長“停職停得理由充分”,也能讓有關領導“清者自清”,還能讓公眾感受到有關方面在查處這一事件中的誠意與公正,從而有助于真正“杜絕類似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