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何以發生這樣的事情
?
????2010年朝鮮半島發生的這些事情,表面看來獨立成章,互不牽連,但略為深究,便可發現是盤根錯節,實為“一盤棋”。
?
????要問2010年朝鮮半島何以發生這些事件,這幾乎是一個難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人們只能從對過去事件的梳理中去領會。
?
????“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事件之發生,從最淺層次上看,毫無疑問,同朝韓間在西海劃界爭執有關。
?
????1953年7月朝鮮戰爭停戰時只在陸地劃定了南北軍事分界線,海上界線未能劃定。此后,聯合國軍方面單方劃定了一條150海里長的朝韓海上分界線,即所謂“北方界線”。對此朝鮮拒絕承認。1976年朝鮮自行劃定一條“南方警戒線”。1999年6月延坪海戰后,在南北將軍級會談時,朝方提出了自己劃定的西海海上分界線,并宣布韓方所主張的“北方界線”無效。這樣,在雙方所主張的分界線之間便形成一片爭議海域,延坪島及其附近海域即在其中。
?
????據統計,停戰以來,朝韓雙方在此發生了470多次有一定規模的沖突。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后傳說爭議海域有油汽資源以后,特別是90年代這里的漁業資源在雙方經濟生活中分量加重以后,雙方在這里的爭執急劇升溫。1999年后發生海上沖突十多次,其中較烈者三次,分別發生在1999年、2002年和2009年。
?
????如果說“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炮擊事件是導致朝韓關系緊張的直接原因的話,朝鮮核問題則是這種沖突的大背景。
?
????2009年上半年朝鮮放衛星、發導彈、進行核試驗,退談廢約,劍拔弩張,下半年突然盛情邀請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韓國現代集團會長玄貞恩、中國總理溫家寶訪朝,觥籌交錯。正在人們大惑不解的時候,一位被稱作“朝鮮非官方發言人”的朝鮮學者金明哲于當年10月14日在香港媒體發表文章,透露朝鮮制定并已開始實施一個旨在于要當“永久核大國”的“C計劃”。文章稱,“C計劃”設想美國最終學會與擁核的朝鮮和平共處,簽署和平協定并建立全面的外交關系。
?
????朝鮮要想使“C計劃”取得成功,必須完成兩項工作,一是其核武計劃取得長足發展,二是通過全方位外交使國際社會特別是幾個主要國家不再要求其棄核,承認其核國地位,并全面改善與其關系。第一項工作通過兩次核試驗已獲階段性成果,第二項已部分取得成功,如將朝中關系重新提升到“盟友”高度,并從中國獲得大量援助。但朝鮮向韓國伸出的“友誼之手”卻被李明博所拒絕。李仍頑固地堅持一切改善韓朝關系的舉措,如加強雙方經濟合作,提供援助等皆與朝鮮棄核進程掛鉤。于是,采取一些措施打擊李明博政府,分化韓國社會,便符合“一張一弛”的用兵之道。
?
????在撲朔迷離的事件中分析有關各方利害得失,是梳理和研究國際政治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事件中,美國無疑是最大獲益者。美國借此加強了美、日、韓同盟,抑制其離心傾向,加強了其在東亞的軍事存在,強化了其對朝鮮半島事態的掌控,故許多人認為美國是這兩個事件的最大嫌疑者。其次,朝鮮在事件中也有豐碩斬獲。事件后因中國不支持韓國的調查結論,中韓關系被認為是倒退了若干年。因韓美軍演和美航母進入黃海,美中矛盾加劇,旨在促朝棄核的六方會談重開無望,特別是中朝關系升溫,冷戰時期的集團政治似乎可能重現,這使朝鮮面臨的棄核壓力大為減弱,等等。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