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大豆分離蛋白、變性淀粉、白色素等合成豆腐,并假冒外地注冊品牌生產銷售。日前,東西湖工商部門查處一問題豆腐工廠。(12月28日《長江商報》)
現場將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油、變性淀粉、鹽、味精按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用攪拌機攪拌,然后加入冰塊和色素繼續攪拌,盛入模具盒后放入蒸柜蒸熟,最后封包裝。如此豆腐還是不是豆腐?看來,這只能是一種“技術創新”豆腐或者“假豆腐”。
聯想到假雞蛋,其實也絕不再是雞蛋,人代替了雞“生產”雞蛋,它還是雞蛋嗎?即便口感上似是而非,有那么點意思,但仍然只能是人“下”的雞蛋。
良心壞透了,壞透良心了,大多數網友只是如此斥責,然而又有什么良方來治這種良心缺失的惡疾呢?當逐利成為一種潮流,當良心大不過鈔票的時候,商人的良心就會成為一文不值的貨色。而當假貨流行甚至泛濫的時候,同時也證明了管理部門的失職、缺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假貨是檢驗行政能力的試金石。假貨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管理者的工商、衛生、食品監管部門不作為。假如這些市場管理部門的責任是明確的,管理是到位的,嗅覺是靈敏的,假貨就無藏身之地。作為這家豆腐生產廠來說,即便是在最后的銷售環節發現問題對于懲處違法生產廠家也不遲,那為什么所有管理部門沒有發現而是“蘇州某食品公司舉報”的直接結果呢?
人造假豆腐是否早已經被一些生產廠家作為“技術創新”得到了推廣呢?已經發現的兩個加工點分別是“漢口張公堤邊一個院子內”及“漢口后湖鄉三金潭村的一處房屋里”,這就說明這種假豆腐實質上存在著一個統一的秘制配方,而這個配方早已經流傳開來危害社會,傷害人們的胃。其原始配方來自于哪里?
查查假豆腐背后某些企業“技術創新”虛擬鹵水的影子,以及管理缺位的問題,恐怕比假豆腐本身更重要。假豆腐缺少了關鍵的鹵水,監管部門應當為其點上真正的鹵水。
?
?
相關鏈接
臺網友稱軍方都做假資料 質疑七成六民眾愿上戰場多個地區發現合成假豆腐 專家稱難判是否違規假翡翠這樣染成的 寶協揭露翡翠造假全過程(圖)女賊假身份應聘打票員 半月洗劫三家彩站被判刑揭秘人造假雞蛋騙局:原料屬果凍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