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由檢察日報社發起編制的《法治影響生活·2010年中國法治藍皮書》將發布。全書分為法律、人物、網絡、熱詞等12個篇目,收錄了119個法治熱點,對2010年的法治熱點進行了全面梳理。其中反腐篇經過篩選,收錄了十位最具“個性”的貪官。
自2005年以來,《中國法治藍皮書》連續6年強勢推出,已形成品牌效應,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悉,豆你玩、N連跳、坐牢補償費、團購、裸捐、雙起等十大揭示社會熱點事件的詞語入選今年的熱詞篇,折射了公眾對于這些熱點事件的客觀表態。
《2010法治藍皮書》選取的119篇典型事例中,有逾六成、78則人物或事件經由微博傳播或來自微博,例如唐駿學歷門、方舟子遭襲案、宜黃拆遷自焚事件、“李剛門”事件、紫金礦業“污染門”、寧德“量身招聘”事件及張悟本、肖傳國等在微博上“風靡一時”的熱點新聞等。據檢察日報
十大個性貪官
“理財”有方
他在擔任封丘縣縣長和縣委書記期間,貪污受賄上千萬元,先后1575次受賄,創下縣委書記受賄次數之最,但其家庭成員名下卻沒什么錢。原來,為避免東窗事發,李蔭奎一邊上繳廉政賬戶資金,一邊卻讓妻子四處找親戚朋友借來身份證,用其他人的名義藏匿巨額贓款。
“含淚”索賄
2010年1月27日,邱伙勝被控受賄105萬元在廣州中院出庭受審。庭審中,他稱自己受賄都是被“二奶”逼的,其中98萬元的贓款全部落入情婦口袋。
切磋“進步”
1993年至2008年,他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受50家公司及個人賄賂款共計人民幣1056萬元、港幣20萬元、美金8萬元。另外,為謀取不正當利益,他向省地稅局原副局長兼海口市地稅局局長陳謨林行賄,并交流收錢經驗。
“一身”是假
身份、年齡、履歷、檔案均涉嫌造假,被稱作“一身是假”的她,卻一路過關斬將,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女子,一步步升遷至團市委副書記。
“創業”官員
1995年至2005年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755萬余元,造成國有資產人民幣2.2億元的損失。
?
?
“創新”思路
從2005年1月起,他任江干區城建辦主任,便成了建筑工程老板眼中的重點公關對象。礙于情面,他有時不好直接向老板開口索要財物,便由中間人甚至3名情婦出面,以需要買房買車為由向老板們索賄。
“多項”全能
運用30多種貪賄手段收受、索取現金、干股51次,共計1912.87萬元人民幣、1萬美元、3萬英鎊,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依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賭”更重要
缺席廉政會議赴賭局,于2004年至2010年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他人所送錢財,共折合人民幣24萬多元。
民謠“揚名”
2010年,他創下山西焦煤領域反腐第一案,他利用職權開辦煤礦的違法違紀資金1.2億元以及用非法收入,在北京、海南、臨汾等地購置的36處房產。當地人編民謠諷刺“煤官跌倒,蒲縣吃飽”。
“一損”俱損
去年5月30日,李啟紅因涉嫌嚴重違紀被中紀委帶走,原因是其涉嫌股票內幕交易導致“全家腐”。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