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進入考場前要接受層層檢查。
進入考場后,將手機等物品封存于講臺桌上。
海口網1月27日消息??1月25日,備受各界關注的山西公選副廳級領導干部綜合測試舉行。來自省內外的600多名應考者參加筆試,角逐15個領導職位。此外,報考國有企業4個職位的56名應聘者,同時進行經歷業績評價環節。
在綜合測試中,省委書記袁純清推薦《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提出如何提高執行力,及如何更好地“問政于民”等,成為試題的內容。考生普遍反映考試題目新穎,非常具有操作性,能考出實際能力。
綜合測試成績將于一周內公布。之后,將根據應試者的綜合測試成績,按每個公選職位1∶10的比例,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確定進入經歷業績評價人選。
試卷裝進密封箱鑰匙密碼各有專人負責
7點30分,記者來到山西財經大學新南校區的考場,所有工作人員、考務人員及警衛人員均已到位,正在進行最后的安排部署。7點50分,考生陸續趕來,尤其外地考生來得較早。由于天氣寒冷,考生們在查驗完證件后,進入候考區等待。
此次綜合測試試題,全部是中央權威機構命題,無省內任何人員參與。記者在現場看到,考生進入考場后,兩名特警拖著密封的行李箱走上講臺,撕開封條,由工作人員分發試卷。“運送題的人員共5人,從紀檢委、組織部、保密局、武警等中抽選,但他們僅能接觸箱子。箱子一個人是打不開的,因為密碼設置只一人知道,鑰匙一人拿,封條一人負責等。”省公選辦負責人說,為保證試題的絕對安全,筆試試卷如同高考試卷一樣,全程由特警專門護送。
除了嚴謹、嚴密,記者在考場上感受最深的是,這次公選筆試的組織工作充滿人情味,每個考場都配備一個工具袋,里面裝滿了橡皮、筆等文具,供考生備用。考場外,還準備了熱水、紅茶、咖啡等供考生飲用。他們將在這里進行一天共兩場的綜合測試。
《把信送給加西亞》出現在考題中
“省委書記袁純清曾推薦的《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及他提出的干部要有‘羅文精神’,不怕困難,著力執行,出現在試題中了。”綜合測試一結束,考生就聚在一起交流考試情況。
“這道題,主要是讓考生結合《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談如何提高執行力。”一名考生告訴記者,整場考試,圍繞著山西的轉型跨越發展,一些給出的案例情景,也很符合山西的實際,又結合了各自報考職位的特點。“真正考查的是能力、潛力和對崗位的適應度。測試的是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兩場考試分別為公共科目測試和專業科目測試,答題時間均為兩小時。“考題量大、面廣、時間緊。”一名考生說,考前,她曾結合自己所報崗位性質,突擊學習了大量專業知識,結果一上考場,才發現“復習根本沒有用,這場考試,考的是能力和平時積累。”她說,比如,一道題是“如何更好地‘問政于民’”,“這個就是要結合山西實際,讓你置身于這個環境,提出如何落實的建議或想法,以及假如你是這個職位的領導,你帶的這個隊伍應該是怎樣的狀態。”
一位考生說,根據經驗,他之前認為考試應該考的是基礎性的知識,但拿到試卷后發現,“光記得好不行,得有實際工作經驗,要有真正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說,一道案例分析題,大致是:取暖費漲價問題,沒有充分聽民意,百姓意見較大,作為領導,你怎么辦?“還有一道題是關于領導之間意見分歧的。”他說,這樣的案例,在實際工作中經常遇到。
據了解,綜合測試的客觀題僅占20%,主觀題占80%,既考查公共知識,也涉及專業問題,分值各有側重。
外省考生說山西考題有水平
結束考試后,一位來自四川的外省考生評價說,與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的試題非常有水平,注重實際能力,這將極大地激發廣大干部努力學習、勤奮工作、干事創業的熱情。
“我在網上也答了幾套題,但都沒有山西省的題‘活’。”一位來自北京的考生談了自己的答題感受,“現在,自我感覺不是很理想。”他坦言,筆試考題設置針對性強,既重理論知識,更重實踐操作能力的考查,作為一名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干部,他覺得這次考試緊扣實際工作、熱點與敏感問題,尤其是案例題目部分,側重實際操作,能夠真實地考出干部的綜合能力與素質。
“這次筆試不僅僅是一場考試,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更指出了鮮明的導向。”一位考生表示,他將把這次筆試的體會和收獲帶到工作中去,更多地關注山西的經濟社會發展,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實踐鍛煉中不斷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