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豫東某縣中學的教師為評高級教師,前期投入1080元,后期投入14610元,已經過去三年。當時,這位老師月工資八九百元。評上后的2008年月工資為1300元。為評高級教師,等于先透支了一年的工資。(1月29日《中國青年報》)
前期投入什么呢?以下6個條件中必須達到至少4個:市級優秀教師、兩篇發表的論文或一篇發表的論文加兩篇交流的論文、輔導獎、市級優秀班主任、市級以上優質課、一篇省級以上課件。在四年之內,這位老師的優質課件用一瓶價值300元的酒拿到;論文,則是花300元發表了一篇文章,去同學家時買了100多元的禮品;另外交流了兩篇論文,評審費是100元;輔導獎,領證書花30元;課件,找資料請人制作花費150元,送到省里評審費100元。
后期投入則更驚人。為了要一個高級教師的指標,給教育局一個副局長送了1萬元;材料到市里以后也需要打點,一般是2000元;材料報到省里以后更需要打點,一般是3000元;此外,還花了580元的評審費;又因為是以民辦學校的名義晉的職稱,又交了保管費600元;從教育局買表格、打印材料大概花了200元左右。
這是一個中學教師三年前評高級教師所付出的代價,觸目驚心。作為當今教育之怪現狀的一個切片,實在發人深省。
一個中學教師夢寐以求的事情就是評上高級教師。這不單單是一種榮譽,更是一旦評上就會受益終生、含金量極高的交易。據說,中學高級教師相當于副教授。職稱是呈金字塔狀的,高級教師永遠在塔尖,量少而金貴。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職稱更多的是變成了交易。
大家有目共睹的是,那些得以評上高級教師的人,相當一部分很不能服眾,因為在大家眼里,他們簡直就是在丟人,不但丟了自己,更是丟了教育之魂。因為,這些并不稱職的高級教師,實在沒有過人之處超人之能,如果說有,那就是舍得花錢厚著臉皮投機鉆營的本事驚人。
當然,大家更為憤怒的是,高級教師評選制度怎么會壞到這種地步?不花錢不拉關系簡直就寸步難行。其實,這也是當今教育癌變的一種表征。教育過度行政化的一個結果,就是要花掉一萬元買個高級教師指標。大家都不愿呆在學校呆在課堂上,都擠扁頭挖空心思往“教育局”鉆,這會為教育發展帶來什么呢?只能是“哀莫大于心死”的凄涼和悲痛。
其實,也不獨中學教師評高級教師普遍存在交易,據說小學教師評“小高高”更難,交易也更多;大學呢?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這年頭,真是奇了怪了,這么明顯的腌臜與腥臭,竟然在已經演變為金錢交易的職稱評定中存續多年,甚至越來越嚴重,這表明了什么呢?警示了什么呢?我們的希望又在哪里呢?……?
?
?
相關鏈接
市民曬妻子為評高級教師花銷:打點花一年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