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沐氏古墓葬之上建高檔別墅,涉嫌違法,也有違中國“封墳護墓”的傳統。
位于南京市江寧區的大明王朝開國將軍沐英及其歷代子孫的墓葬群,700多年來一直保存完好,是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近年來卻因房地產商建高檔別墅而慘遭破壞(據2月12日《中國青年報》),令人扼腕嘆息,激憤不已。
從周文王掩葬路邊枯骨和周武王封比干墓起,歷代王朝無不重視保護先朝王陵和圣賢墳墓。即使對普通逝者的墳墓,也是嚴刑禁止發盜破壞,“封墳護墓”蔚然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
古代之所以重視“封墳護墓”,是因為古人認為“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而“祖有功,宗有德”,后代子孫理應“報本反始”、“慎終追遠”,為祖先起墳樹木并定時祭掃。此外,古人還認為,“死者為大”,死者亦有得到生者尊重的權利,生人不宜輕易驚動亡靈。而且,生死殊途,陰陽兩間,在“陰宅”之上建“陽宅”絕不是什么吉祥的事情。
顯然,沐氏古墓葬之上及其周圍建高檔別墅,有違中國“封墳護墓”的傳統,嚴重傷害了沐氏后人的感情。有意思的是,房地產開發商竟然大肆宣揚該地風水上佳宜居,且購買者如潮,不知出于何據,令人哭笑不得。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沐氏古墓葬按照有關文物法規條文,其保護至少應滿足兩個基本條件,即墳墓主體不能受到損害,墳墓周圍應該有數十米到上百米不等的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文物古跡的格局、安全和景觀。特別是,沐氏古墓葬不是一個孤墓,而是一個墓葬群,按法當予以整體性、大范圍的保護。事實上,無論是沐英第八代孫、黔國公沐朝弼墓被發現、文物遭哄搶事件,還是被稱為“國寶”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的出土,都證明大范圍保護沐氏古墓葬是非常必要的。
就此而言,房地產開發商在沐氏古墓葬區建高檔別墅,而且一建就是持續數年、接連數期,還不僅是偏離文化傳統那么簡單,而是一個涉嫌違反法律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檔別墅建設期間,沐氏后人和文博專家都曾就古墓葬保護問題據理力爭和依法交涉,并引發了媒體的關注和批評,但該開發工程仍是照舊不誤,甚至是變本加厲。
人們還注意到,雖然高檔別墅建設期間,江寧區、南京市甚至是江蘇省的文物部門也曾就此問題表過態、發過文,但其表態含糊且說法不一,其文件不甚透明且互相扯皮。據此,做如下的猜測或許不算為過,即涉案的有關文物、規劃、建設等部門要么是在此事上不作為,要么已經被財大氣粗的房地產開發商所裹挾。
無論如何,對于月黑風高夜發掘偷盜墳墓的現象,我們尚知道予以嚴厲地譴責和打擊,而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破壞古墓葬的違法行為,我們就真地束手無策、任其猖狂嗎?試問,天理何在?國法何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