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災民在日本巖手縣大槌町被毀的房屋外做飯。新華社/法新
?
海口網消息3月22日?? 隨著核泄漏等次生災害對日本社會影響的擴大,很多輿論對日本經濟的未來表示擔憂,一些悲觀的聲音甚至認為日本將進入“崩潰的十年”。但在災難中我目睹了日本企業界的堅韌精神,以我的判斷,日本經濟有望在不長的時間內恢復。
?
3月16日,100名中國學者在《環球時報》發出倡議,呼吁中國民眾向日本伸出援手。作為一家中國民營企業的負責人,我對此舉深感贊同。地震后,我趕赴日本參加一個行業論壇,當即以個人名義捐了200萬日元,日方人員說,中國企業界能在震后冒險前來參會,本身就是對日本民眾的鼓勵和對日本社會的支持。
?
中日出版業同行原定在3月14日于東京舉辦“中國電紙書·數字內容事業發展高峰會”。會議日程早已籌劃妥當,但地震的發生讓人措手不及。在我們猶豫是不是按原計劃參會時,日方態度很堅定,保證會議可以如期舉行,于是我們飛往了余震不斷的日本。
?
抵達成田機場時,災情突然加重,福島核電站2號機組爆炸,大屏幕上不斷播放爆炸現場畫面,大量外國民眾聚集機場準備撤退。我們問會議的日方負責人,看到核泄漏什么感覺?他回答說, “這是在日本,這是我們的家園,我們要堅強地堅持下去,守衛家園。”
?
14日當天,東京的情況相對比較平靜,由于日本跛府發布限電通告,公交系統處于半癱瘓狀態。但是兩國出版界人士還是如期參加了會議,很多日方工作人員都步行或騎自行車趕至會場,一路途遠的甚至要走4個小時才能到達,讓我們很是感動,也充分體現了日本對于中國企業的關注。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