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4月26日消息??8年前,文昌市文城鎮鎮田村村民小組利用集體征地補償款建起農民商業街,村民生活福利越來越好,如今村民感嘆說:幸虧當年沒將征地補償款分光。
?
從1993年開始,鎮田村村集體土地陸續被征用,起先獲得的180多萬元土地補償金,很快均分到村民手中。后來,市里又征用該村37畝土地,村民獲得補償款464.6萬元,根據有關規定,村里還留下了6畝預留地。
?
鎮田村有70多戶286人,村民大多在文城搞小生意謀生,拿到的補償款多數拿去蓋房子,用來發展生產的并不多。村民李傳福說,他家早幾年分得補償款9萬多元,蓋房子加上平時生活花銷,錢已花得所剩無幾。
?
村里6畝預留地地處文城商業旺鋪路段。文城鎮決定引導村民利用征地補償款建設商業街,發展集體經濟。為此,鎮、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有些群眾聽說要利用剩下的200多萬元補償款建設商業街,立即反對,有人甚至說,這是村干部利用項目來瓜分補償款,就算動工了,也會因為缺錢而建成“半拉子”工程。
?
為解開村民的思想疙瘩,鎮、村干部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通過了商業街建設事宜。2002年下半年,鎮田街工程正式動工興建。村里成立了由村干部、村民代表組成的鎮田街創建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工程的招標、驗收、結算等。
?
2003年5月,長135米、寬11米的鎮田街建成了。街道兩旁是5棟兩層樓房。樓房一樓設有37個鋪面,二樓設有40個房間。2003年6月28日,鎮田街舉行剪彩暨開業儀式,摩托車店、雜貨店、酒店、美容美發店等同時在這個文城農民第一街上開業,場面非常熱鬧,鎮田村村民心里樂開了花。商業鋪面出租后,村民們很快嘗到了甜頭:全村人每年的合作醫療費,由村集體經濟統一支付;每年春節前,按人頭均分,村民每人可獲分紅1000元,60周歲以上的老人每人包一個100元“紅包”;村中子女考入大學一本線的,發給獎學金500元;村中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從每年40多萬元的租金中提取……
?
今天,鎮田村民小組組長黃世福告訴記者,村里成立了管理小組對鎮田街進行管理,每年的收支情況,年終都進行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黃世福說,等租期一到,村里會適當提高租金,村民的生活福利也會水漲船高。
?
?
相關鏈接
陵水征地補償款不給活人給死人 村領導:村民都同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