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五一”國際勞動節,“勞動與休息”從來就是一對“雙生子”,勞動者們辛勤勞動,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休息,實現理想。時光回轉到20年前,大多數中國勞動者的生活軌跡就是兩點一線:單位工作——家中休息。從16年前的雙休日,到12年前的黃金周、再到3年前的小長假,休假制度的變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勞動者們經歷了“不會休閑”、“盲目休閑”再到“學會休閑”的過程。
單休時代:休息忙做飯搞衛生
“過去一周只有星期天可以休息,大多數時間都留在家里洗刷刷了。”已經退休的施靜美女士說。從新中國成立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國實行的是星期天休息的“單休”制度。除此以外,元旦放假一天,春節放假三天、“五一”放假一天、“十一”放假兩天。施靜美回憶,幾乎每個周日,丈夫都會帶兒子到公園打球或者溜冰,她則留在家里打掃衛生、買菜做飯,閑下來再看看電視、讀讀報紙。
施靜美記得,當時她一家人最愛看的節目就是央視的《正大綜藝》。對于幾乎一年到頭都不離開廣州的人來說,外面的世界是精彩但又遙不可及的。施靜美的兒子有個小學同學父母都是老師,每年暑假同學一家人都出省旅游,兒子便嚷嚷著也要坐火車去旅游,每當這時候,施靜美才會羨慕那些假期多的人。
從“1+2”到“雙休日”:國人邁入“休閑時代”
1994年,國家開始試行“1+2”休假制度,即每逢大禮拜休息兩天,而在小禮拜只休息一天。伴隨著“大小禮拜”的出現,許多人開始思考“周末該做點什么”。吳女士的選擇是“去佛山看老媽”。“大禮拜”周六吃完午飯后,一家人便登上鈴木摩托車,風馳電掣般抵達佛山,周日午飯后再返回廣州。
到了1995年3月,我國開始實行真正意義上的“雙休日”工時制,休假制度進一步實現了與國際接軌,國人由此逐步邁入“休閑時代”。對于少部分“時髦”的人來說,他們開始嘗試短途旅游。石先生1995年夏天買了一輛小捷達。在不久后的一個雙休日,他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兩日一晚的“自駕游”——和家人開車到深圳野生動物園、錦繡中華等景點游玩。“那次我們吃、住、門票全部加起來大概花了1千元,可謂下了‘血本’。”
黃金周:帶來旅游購物大井噴
1999年,國務院公布了新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將春節、“五一”、“十一”的休息時間與前后的雙休日拼接,從而形成7天的長假。1999年10月1日,人們迎來了第一個長假。它所帶來的是旅游與購物的大井噴,因此也被人們稱為“黃金周”。
“第一次放長假,我還有點懵,不知道這么多天該做些什么。”市民曾琳說,那七天時間她是在看電視、逛街中度過的,到最后竟然覺得有些無聊了。2000年的“十一”黃金周,曾琳與家人去了一趟廈門。“鼓浪嶼到處是人,張張照片都有‘親戚’環繞周圍。”曾琳說。
后黃金周:彈性休假讓人真正享受閑暇時光
2008年,我國的公休假制度又一次變革,全年有五個三天的小長假,分別是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節,還有兩個七天長假即春節和國慶節,全年節日總放假天數由原來的十天增至十一天,加上雙休日,人們全年的假日時間達115天,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休假期。
與此同時,帶薪假期、探親假也為越來越多的單位所重視。“彈性休假”既分流和緩解了“集中式休假”黃金周帶來的資源和空間的緊張,又讓人們的休閑方式日趨多元化。在外企工作的小湯說:“她現在搜集各種展覽信息,準備五一期間好好去逛一下。假期并不是一定要去旅游,去消費的,只要身心放松了,休假的目的就達到了。”
?
???相關新聞
玄彬結束休假歸隊 將赴韓國最前線白翎島服役(圖)
玄彬休假湯唯赴韓國密會 緋聞升溫被疑跨國戀[圖]
李宇春英國休假照曝光 紅格善配禮帽變身文藝青年
玄彬入伍后首次休假 與家人度過溫馨假期(圖)
經紀人稱不知張雨綺結婚消息:她確實在休假
不做懶貓貓 護膚無休假
康耀紅建議廢除《探親規定》修訂《休假條例》
小豬坦言愛皇馬更愛拜仁 范加爾離任后休假一年
“三八”婦女節俄羅斯休息三天 普京簽署休假令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