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個月的醞釀,“五一”市場無論是對商家還是對消費者而言,都是一場消費的“盛宴”。“五一”到來前,很多商家都開始了節日的促銷,紅火的促銷場面顯示出商家對節日消費的看好,工資增長與個稅起征點上調進一步為消費者的購買力“加油”,各地相關部門也就穩定節日物價提前進行部署,可以說政策扶持和節日因素都將推動消費快速成長。記者節日期間走訪發現,“五一”期間客流增多、商場餐飲娛樂消費旺盛、旅游市場尤其是國內游都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
價格:菜價降勢趨緩商家促銷火爆
節前備受關注的菜價情況怎樣?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下同),5月1日,受節日效應影響,蔬菜價格降勢趨緩;禽蛋價格微漲;肉類、水產品價格以微漲為主。但記者了解到,盡管因為蔬菜需求增加,蔬菜價格降勢趨緩,但大部分蔬菜價格漲幅并不明顯。
5月1日,記者來到北京家樂福中關村廣場店,走進蔬果區就看到水果陳列臺上方懸掛著“農民直供”標識和產地來源,集中陳列著來自海南的木瓜、芒果、菠蘿等熱帶水果,價格普遍比市場價低15%—30%,不少市民駐足選購。一位正在挑選生鮮產品的女士告訴記者,超市的農超對接產品很受歡迎,一是價格相對便宜,另外“農民直供更放心”。
“五一”期間家電賣場的促銷場面更是十分火爆。進入大中電器空調賣場,商場內人頭攢動,降價標簽異常醒目。“就五一前后幾天,我們這款空調賣出500多套。現在日均銷售空調上百臺,比平時多10倍。”大中電器科龍空調銷售人員小戴說。
專家表示,結構性的供給不足是導致我國現階段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因此流通環節監管應是物價工作重中之重。對此,國家發改委節前即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價格部門通過落實明碼標價、保證農產品調運及查處惡意炒作三方面措施穩定節日物價,應該說,物價的穩定是節日消費增長的保障之一。
市場:傳統消費熱度不減國內游供需兩旺
受假日出行旅客增多的影響,“五一”期間鐵路客流迎來年內第三次高峰,鐵道部預計全國鐵路每天將發送旅客710萬人次,同比增長9.6%。與此同時,零售、餐飲、娛樂等傳統消費都在“五一”期間火了一把。以上海相關數據為例,“五一”期間,上海永樂全市60余家門店兩天銷售總額已突破10億元,上海國美兩天銷售突破8億元,上海蘇寧全市空調品類銷售增長達到53%。
5月1日北京動物園接待游客達13萬人次,天壇公園達12萬人次,頤和園達10萬人次,中山公園超過6萬人次。各大公園接待中外游客達到75萬人次,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5萬人次。
旅游市場的火爆在近幾年的大小假期中都有體現。香港旅游發展局預計,5月1日至3日內地將有28萬人次訪港,3天的消費額可能達到19.6億港元;截至4月30日下午16點,天津25個景區景點共接待中外游客39.53萬人次。
國家旅游局相關分析認為,今年五一小長假,國內游市場供需兩旺,中短途旅游將成為市場主體;出境游自由行及度假產品熱銷,歐洲線路火爆;入境游加速回暖,亞洲市場領漲。三大市場價格總體平穩。
趨勢:刺激消費難度加大理性消費漸成主流
各方統計顯示,五一小長假消費熱度不減,但值得注意的是,刺激消費的難度正在加大,普通百姓的消費觀念漸趨理性,實惠性消費成為主流的消費心態。
專家表示,隨著市民消費觀念的理性化,商家應隨之調整經營思路。只有積極發展大眾化的消費,推出更多更實惠的促銷舉措,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擴大市場銷售。據了解,“五一”期間商家推出各種優惠,一些網購平臺還推出了手機比價的線上服務,方便消費者足不出戶貨比三家。
“現在的消費不僅僅是購物,還應滿足消費者全方位的消費體驗。”市民劉先生說,為此,商家必須關注消費者消費方式的改變,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這樣才能將節日打造成一場消費盛宴。同時還有專家認為,提升居民消費還需要從收入分配格局、社會保障機制、行政體制改革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
???相關新聞
德國工人五一大游行 擔憂勞動力市場開放拉低工資
浙江省招聘市場活躍 畢業生就業期望值上升
不閃式3D電視發力 五一市場有望成“新寵”
德國和奧地利5月起向東歐國家開放勞動市場
北京穩定菜價將收購菜市場 各區將收購參股15家
大盤將考驗2850點支撐 空倉觀望等待市場轉機
四月公開市場重現凈投放 五月釋放資金逾5000億
俄穩定國內油品市場 5月上調出口關稅暫停汽油出口
海口“黑”芝麻油銷往大排檔 售價低于市場價
旅游市場仍存9大問題 三亞現俄羅斯籍發卡人員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