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油價走勢,盡管各國具體情況和出發點不同,美國、印度、俄羅斯、中國都在近期相應出臺了政策。
美國總統奧巴馬14日宣布,準備采取三項舉措以應對不斷上漲的石油價格,包括擴大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灣部分地區的石油開采,以減少對進口石油依賴。
法新社14日則報道說,印度的國有石油公司周六大幅上調汽油價格近9%,以應對原油價格上漲。《印度時報》15日說,由于印度政府已經放棄了能源補貼政策,當國際油價上沖到119美元時,印度油商們再堅持95美元的國內油價就會折本了。
俄羅斯政府從5月1日將燃油出口稅提高了90%,這其實就是限制了出口。俄能源部長什馬特科13日表示,石油短缺現象仍在持續,俄政府可能會另外采取措施。4月以來,俄羅斯許多地區出現汽油供應不足現象,有的地區的加油站甚至無油可加。俄能源部認為,俄國內汽油供應不足的原因是石油產品出口大幅增加,增幅達67%,同時大型石油企業減少國內石油供應。有分析認為,伴隨國際油價大漲,與其在國內低價出售,俄石油企業更愿意出口石油或石油制品。
中國國家發改委在13日宣布,為確保國內市場供應,原則上暫停安排柴油出口。《金融時報》的報道說,面對氣溫升高以及季節性農業需求的增加可能帶來強勁的成品油需求,中國希望確保本國成品油供應充足,這也是出于對抑制通貨膨脹的考慮。中國政府在4月初將汽油和柴油價格上調了約5%,為去年10月份以來第四次價格上調。由于擔心可能會推高通貨膨脹率,國家發改委一直不愿進一步上調油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