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20日消息??這幾天,四川大學08級水利水電工程學院的大三學生張林內心情感有點復雜。一方面,他榮獲了2010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這讓他感到驕傲;另一方面,看到昔日的同窗好友即將畢業,或考上研究生,或走入新的工作崗位,留一級的他還要面對一個未知的將來,失落感油然而生。
因為一場意外車禍,導致當年江西省武寧縣的理綜狀元“記憶清零”,在克服了頭骨撞裂,腦組織震散、短暫失憶,甚至忘記如何走路等種種殘酷的現實后,這位堅強的小伙子重返校園,成為一個孤獨的“學習者”。如今,他的平均成績達到70分,在一些身體健康的大學生以逃課、掛科為常態的當下,他以堅強和努力詮釋了“自強”的深刻內涵。
飛來橫禍 天之驕子云端跌落
昨日,成都晚報記者在川大校園見到張林,他的身后跟著兩個“奇怪”的人,簡單交談后才得知他們是張林所在班級的同學。“他們是我的‘翻譯’,車禍讓我暫時喪失了語言功能,現在說話還有些不太利索。怕你們聽不懂,所以帶上了他們。”
關于2008年4月30日晚上發生在雙流的那場車禍,張林已經記不得太多,只是從母親那里得知撞上他的是個面包車,司機是醉酒駕駛。醫院對張林給出的診斷結果為:“原發腦干挫傷、彌漫軸索挫傷、頭皮裂傷”。后來,張林被評為三級殘疾。
關于在醫院的72天記憶,同樣在他的腦海中是一片空白。“我們都來看你,你卻不認識我們,太讓人心痛了!”這是同學們“罵”張林最多的一句話。
?
???相關新聞
?
重返校園 用抄寫找記憶
為了給父母省錢,出院后的張林放棄了到上海做康復治療的計劃,而是通過自我訓練來找尋失落的記憶。
“不會說話,我就一個字一個字地念高中作文,念一篇就要40分鐘;不會寫字,我就堅持每天寫兩頁,一篇寫下來也要1個小時;不會走路,就讓爸爸摟著我走……”張林回憶著。
在家中休整了半年,渴望學習的張林于2009年3月重返校園。但由于記憶力嚴重衰退、視力也從裸視1.5降至配鏡后的0.1,跟不上教學進度的他只能選擇留級。“原本從宿舍到教學樓只需12分鐘,現在我要走上100分鐘。原本看書過目不忘,現在剛看一會兒就忘了……”不過,這些困難都沒有讓他退縮,他只好花比別人多10倍甚至幾十倍的功夫去彌補逆差。“他從不喊累。”同學小魯佩服地說。除此之外,張林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康復計劃和學習計劃。他順手從背包里拿出了剛抄完的一本四級單詞,“記不住的單詞,我就多寫幾遍,一旦忘了就拿出來看看。”
憧憬未來 他想到殘聯工作
對張林而言,過去的兩年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
剛返校的那一年期末考試,他一口氣掛了4科。如今,張林的平均成績達到了70分。“這樣的成績和他出事之前的成績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對他而言,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08級輔導員李老師說。
張林留級前的同學,目前已進入畢業季,班上1/3的同學考上或保送清華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等校研究生,其余同學也相繼找到了好工作,而張林依然艱難地往返于教室、圖書館,做一個大三的學生。“如果不是那場意外,張林也應是名校的準研究生了。”曾經同一寢室的袁同學說。
“不該發生的已經發生了,你只有平靜地接受,積極面對。”張林坦陳,畢業后可能將錯失水利水電行業的工作。“水利水電工作都是在野外,我現在的身體條件不行,腿腳也不靈活,可能很難入這行了。”他告訴記者,明年畢業后,如果考不上研究生,希望有機會到殘聯工作。
-對話老師:
張林未來的兩條道路
據08級輔導員李老師透露,考慮到張林的特殊情況,目前學校也在積極為張林的將來作打算。一方面,鼓勵他通過自身的努力考上研究生,繼續讀下去,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另一方面,準備在其畢業時推薦工作,幫助其在一個好的平臺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
-記者手記:
向孤獨的學習者致敬
沒有人愿意選擇苦難。但生命之路,漫長而無法預知。
四年前,張林以602分的成績考進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開始他嶄新的人生。當他仰望星空,準備展翅高飛時,遭遇飛來橫禍。
退縮還是前行,這是個問題。
張林選擇了后者,用傷殘的腳,一步步邁向教室,即使摔得鼻青臉腫;用顫抖的手,一筆一劃記筆記,即使常常提筆忘字。
無法選擇命運,但絕不在命運面前低頭。
今天,當人們的目光更多地聚焦那些高考狀元、保送研究生、博士生的時候,我更愿意用筆觸,書寫這樣一位孤獨的“學習者”,并向他致敬。????(杜燦 白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