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門積極抗旱保生產
“我們常說湖廣熟,天下足。長江中下游歷來是我國糧食生產的主要地區,旱情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朱信凱說。
面對部分地區嚴重旱情,各相關部門和地區積極行動起來,采取措施,努力抗旱保生產。
農業部先后4次派出由部領導和司局級領導帶隊的工作組,深入重旱區調查了解旱情,開展抗旱督導,指導落實科學抗旱措施,努力把災害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確保春播作物面積穩定,目前,三省早稻栽插已結束,比去年增加150多萬畝。
各級氣象部門抓住此前降雨過程的有利天氣條件開展了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增雨作業。中國氣象局表示,將密切監測未來天氣變化,抓住一切有利條件全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國家防總大幅加大三峽水庫下泄流量,緩解沿江城鄉供水、灌溉引水和航運壓力,保障長江中下游地區抗旱用水及航運安全。
受影響省份動員力量和資源,投入到抗災當中。
湖北省啟動自然災害救助三級響應,并派出多個工作組趕赴荊州、黃岡等地調研旱情;江西各地也加大抗旱投入,截至目前,共投入抗旱資金2.12億元。機動抗旱設備41萬臺(套),臨時解決群眾飲水困難11.23萬人。
“更要發揮當地科研人員和農民的積極性。”朱信凱說。他同時建議,建立長效防災減災政策體系,加大農業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改變農業投資過于短視和低效的現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