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6月3日消息??記者從海南省博物館獲悉,6月11日為中國文化遺產日,為此天津博物館將與海南省博物館聯合籌劃“走近大師—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中國畫精品展”。展覽作為省博物館今年十大展覽之一,遴選出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的40件中國畫精品,以真跡名作饗于海南觀眾。該展將于6月11日至7月12日在海南省博物館二號展廳展出。
據了解,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中國向近現代社會轉型時期的五位中國畫大家,他們在人物、花鳥、山水畫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均令前人和今人難以企及,他們的藝術對近現代中國畫壇影響深遠,而堪謂名副其實的大師。
五位大師由于各自所處的具體環境以及人生態度、藝術觀念不同,藝術風格又有明顯差異。其中任伯年于人物畫貢獻最大,其以釘頭鼠尾描刻畫人物,時藉歷史人物和民間典故,寄寓憤世嫉俗之情和愛國熱忱,其花鳥畫工寫兼擅,設色、水墨運用自如,天機物趣,畢集毫端;吳昌碩詩、書、畫、印四絕,繪畫融入篆籀筆法,筆墨恣肆雄奇,氣象蒼茫古厚,開辟了大寫意花鳥畫的一代新畫史上起著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重大作用;齊白石作品以個人真風,在摯情感為基點,將傳統文人畫的筒括抒情與民間繪畫的單純熱烈相結合,無論是微觀生命的細小情態,還是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都能傳達出一種素樸的生活氣息和溫馨的生命情調;徐悲鴻融合中西、貫通古今,繼承了民族繪畫優秀傳統,并將西洋繪畫寫實的技法運用到中國畫中來,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畫的發展;張大千人物、山水、花鳥、蟲魚、走獸,工筆、寫意、潑墨、潑彩無一不能,無一不精,又致力將西畫的長處融于中國畫之中,格調奔放、氣韻生動、色彩明快。
海南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相信廣大觀眾將從此次展覽中領略到民族繪畫的魅力與精粹,深化對民族藝術的認識與理解,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信。
?
?
相關鏈接
“央視海口尋寶”價值連城黃庭堅書法真跡現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