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站:下游東壩
兩河交匯漂滿淤泥
問題:水體流動性差
北小河出望京,穿越東北五環后,即進入郊區,兩岸由小區變成村子。
在五環西側,建有一橡膠壩,河水流過后,在河面形成固態狀泡沫,像一塊塊棉花糖。
該橡膠壩以下,河水變回黃色。流經北皋村時,河面又漂起黑色淤泥,兩岸有多個排水口向河內排水。大望京村安置小區京旺家園,就在北小河北岸,原大望京村村民劉大爺說,原來住大望京村時,被河水熏,沒想到現在搬了新家還得被熏。
流經北皋后,北小河開始由東西向,折向東南,兩岸多是蔬菜大棚。每隔一段,均有排水口連到河中,但只有少數幾個口有少量水流出。
北小河從北皋村至匯入壩河,六七公里河道內,再無大量水源注入,黃色河水越往下游,水面越來越靜,幾乎看不出流動。這也是水務局認定的污染原因之一:“沒有其他水源補充河道,水體流動性差,氣溫高時河底淤泥發酵產生臭味?!?/p>
北小河注入壩河的盡頭,附近村民楊大媽從一座小橋走過時,捂起鼻子。她說,河里常泛臭。她還聽說,不遠處有人直接往河里排糞稀。
北小河匯入壩河地點在東壩三岔河村。在兩河交匯口,沿河而下的黑色漂浮物,鋪滿整個河面,在形成一個黑綠色漂浮帶。
這些黑色漂浮物以及承托著它們的河水,將沿壩河繼續東下,注入溫榆河,再經北運河注入海河。(本報記者 張寧)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