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午,今年高考語文考試結束,高考作文題目迅速走進公眾視野,成為焦點話題。高考作文從校園走向社會,從考生關注到公眾熱議,這本身就意味著一種強大文化輻射正在生成。
????還是先來看看今年高考作文題目—— 全國卷是“期待長大”,重慶卷叫“情有獨鐘”,四川卷為“總有一種期待”,廣東卷是“回到原點”,安徽卷叫“時間在流逝”,江蘇卷是“拒絕平庸”,山東卷題為“這世界需要我”……
????總體看來,今年高考作文命題,比較關注生活的形態變化。盡管題目開放,但并不等同于前些年深受詬病的那種過度“詩意”。從這些題目中,考生完全可以切入到種種現實問題上,易于操作與創新。盡管也有少數地方高考作文屬于話題型,比如全國卷2的“誠信”,還有天津卷關于“鏡子”的話題,以及上海卷的“一切都會過去與一切都不會過去”,但這些題目也都擺脫過去那種生硬的宏大敘事,更加關注現實生活,讓考生可以在呼吸人間煙火的氣息中表達生活感受。
????告別詩意的價值迷失,擺脫生硬的觀點表達,今年高考作文,在情境想象與價值傳播之間,應該說是找到了一種久違的平衡性,這其實是難能可貴的事。高考作文自然要測試學生的表達能力,這就需要為考生提供詩意構想與生活追憶的空間,讓充滿魅力的語言表達找到依存。但是,文以載道,思想先行,語言次之,這應該成為衡量文章水平的基本依據。高考作文畢竟是選拔人才的重要憑證,它需要承載起反映學生作文水平與思想價值的功能。而如果不能做到真正貼近現實生活,不管是語言表達還是價值闡述,都將會淪入某種虛空。
????生活就是最重要的創作土壤。這些年,應試教育的一個重大弊端,就是脫離現實生活,讓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對這種價值迷失的糾偏,有時又走向了另外一種極端。
????比如,對于高考作文,這幾年有一種重要聲音,就是希望這些作文能夠體現公民精神,能夠起到價值引領的作用。讓高考作文成為公民表達的理念固然很好。但是,對于長期處于應試模式下的考生來說,如果過度強調高考作文的時事評論功能,又勢必會從務虛與失重之中,掉進表態化口號化的空談泥潭。從這個意義講,高考作文真正全面回歸生活常識,其實才是理性的進步。
????事實上,回歸生活常識,有著人間煙火氣息的高考作文,也更容易為文化價值的傳播輻射,找到一條更為普適更為開闊的道路。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但是,如果偏離了現實,簡單寄望于高考作文來承擔起一些原本就不是考生能夠承受的社會命題,那最終高考作文除了讓少數所謂的社會精英盲目叫好,恐怕既不能起到為國家選拔人才的作用,也不會對重建符合特定時代正義的“價值”和“秩序”起到促進作用。
????也就是說,高考作文在教育與社會、考生與公眾之間,應該留存一個彼此可以伸縮進展的空間,而這樣的空間,只能歸于生活。面對諸如“情有獨鐘”、“回到原點”、“拒絕平庸”等等高考作文題目,不論是考生,還是其他群體,都可以由此展開文化與價值的鋪陳。學生可以寫公民教育與生活常識,公眾也可以表達公民精神與進行價值闡述。也只有真實的生活才能讓高考作文承載起培養公民思想素質與提升公民精神厚度的功能,從而打通一條重要的文化路徑,成為這個時代的公民傳播最有意義的價值理念與文化思想。
?
???相關新聞
海南名師點評高考作文:淡化審題 看似空泛實則角度多
高考作文題是教育改革的試金石
2011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匯總
名師析解今年海南高考作文:容易假大空
盤點歷屆高考作文體育命題 登山賽車均有涉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