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面對干旱欲哭無淚
中圖:手捧雨水喜笑顏開
下圖:面對內澇愁容滿面
強暴雨致武漢內澇,交通受阻
海口網6月20日消息 昨日的上海依然陰云密布,仿佛隨時都會潑下一波傾盆大雨。這樣的瓢潑大雨已經持續了數天。
沒有預警,一夜之間,南方諸多省市旱澇反轉。連續數日的強降雨天氣導致數以百萬計的民眾受災,直接經濟損失尚難預計。讓人憂心的是,大雨仍無休止跡象。未來兩天,江西、上海等12省區仍將有大雨或暴雨。
南方災情四起
南方防汛形勢已經異常嚴峻,江湖四處告急。
來自浙江防總的消息稱,截至6月19日7時,浙江省有9個市50個縣(市、區)545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265.8萬人,989家企業停產,406條次公路中斷,堤防決口1394處,因洪澇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8.4億元。
在廣東,據初步統計,強降雨造成廣東受災人口達22.61萬人,直接經濟總損失3.1億元,粵東四市揭陽、汕尾、潮州、汕頭市共10縣60個鄉鎮出現災情,20多萬畝農田受災。
江西省情況也不樂觀。江西防總最新統計,本月14日開始的新一輪強降雨,目前已造成江西省34個縣市433鄉鎮受災,共造成249萬畝農作物受災,受災人口204萬人,倒塌房屋3090間,直接經濟總損失26.7億元。
安徽省民政廳消息稱,目前皖南黃山、宣城、池州、安慶4市27個縣(市、區)累計受災人口達210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3.41億元,其中農業損失5.24億元。
暴雨還造成湖北省內31個縣市區受災,全省轉移安置和緊急避險群眾2.44萬人,農作物受災261.2千公頃,倒塌房屋642戶。此外,貴州境內24個縣(市、區)121個鄉鎮35.46萬人受災,緊急轉移2萬余人,倒塌房屋240間,農作物受災31.5萬畝。
?
相關新聞:
氣象專家解析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緣由
淮河以南提前入梅 江蘇南北“旱澇”兩重天
“高考”、“旱澇急轉”惹關注 盤點一周網絡熱詞
南方現強降雨 各地謹防大范圍旱澇急轉
專家稱季風是造成長江中下游旱澇急轉主因(圖)
南方多省份旱澇急轉趨嚴峻 三峽啟動防汛方案
全球變暖引發長江流域旱澇急轉 專家稱史上罕見
南方受旱面積劇減 強降水致三省旱澇急轉
氣象臺續發暴雨預警 中國部分地區出現旱澇急轉
城鄉分而防之
“頻繁的自然災害雖然以天災的形式表現出來,但背后則藏著一只人為破壞的‘手’。”華東師范大學區域專家徐長樂對記者表示,當前許多大規模的工程都沒考慮到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人們應該反思改造自然的種種不合理行為。
而南方地區“前赴后繼”的旱澇災害則給產糧省份的夏糧生產帶來隱患。目前,國內農產品價格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食品價格也因此被推高。徐長樂認為,農村地區強降雨可能導致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而農作物一般生長在低洼地勢,一旦受損恢復難度較大,因此要做好防洪工作,有必要興修水利、加固堤壩、退田還湖。
而在城市地區,生命財產是最容易受到威脅的。對此,徐長樂指出,城市生態系統相對于農村更加脆弱,此次武漢、廣州等城市的內澇就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不便,因此城市應該是重點嚴防對象。一方面要做好防災預案,另一方面加大環境意識的宣傳。
通脹愈加難治
從物價形勢來看,國家統計局6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5%,創下34個月以來的新高,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7%,對CPI上漲的“貢獻”達到63.6%;豬肉價格漲幅達40.4%,對CPI的“貢獻”將近20%。
專業人士分析稱,華中地區先是遭遇5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而后南方多省發生洪澇災害,這些因素將導致食品因素成為近期通脹加劇的最大風險。有數據表明,這一輪通脹將會比2007年和2008年更為廣泛和持久,目前抗通脹形勢也并不容樂觀。
“由于南方地區的迅速由旱轉澇,整個夏季的農產品都將受到嚴重影響,這使得目前通脹形勢更為嚴峻,伴隨著禽蛋以及豬肉價格的周期性上漲,未來的通脹壓力還會持續升高。”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宋頌興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
?
相關新聞:
氣象專家解析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澇急轉”緣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