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3:賭徒
對賭三大投行老牛笑到最后
在牛根生引領蒙牛高速前進時,蒙牛的“對賭協議”也聞名業界。在2004年6月蒙牛乳業在香港上市前,蒙牛與外資簽訂對賭協議。注入了資金的蒙牛,奔跑的速度更快了。
2003年,蒙牛與摩根士丹利、鼎輝、英聯三家投資機構簽訂了一份“對賭協議”,協議約定:如果在2004年至2006年三年內,蒙牛乳業的每股贏利復合年增長率超過50%,三家機構投資者就會將最多7830萬股轉讓給金牛(蒙牛為了在海外上市注冊的殼公司);反之,如果年復合增長率未達到50%,金牛就要將最多7830萬股股權轉讓給機構投資者。
蒙牛的速度,讓外資股東無話可說,按照協議的要求,蒙牛乳業2004年的凈利潤是以3億元為界限,而蒙牛公布的2004年業績為3.19億元,超出了外資股東的期望值。2005年4月,三家機構投資者以向金牛支付本金為598.76萬美元的可換股票據的方式提前終止了雙方協議。
對賭,需要勇氣和魄力,牛根生參與這個“賭局”,并且笑到了最后。同樣是與投行對賭,此后乳品行業中的太子奶及飛鶴乳業均栽了跟頭,對賭均以失敗告終。
面孔4:慈善家
踐行“財散人聚”捐出所有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在1999年至2005年擔任蒙牛總裁期間,牛根生把自己80%的年薪散給了員工、產業鏈上的伙伴以及困難人群。2004年,他創立“老牛基金會”。
牛根生以“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為座右銘,在伊利時曾經用公司給他買桑塔納的18萬元買了4部車讓員工上下班用,曾經把自己的108萬元年薪分給眾人,這讓他在1999年初創辦蒙牛時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
在公開退休計劃的2005年年初,牛根生即與家人宣布,捐出自己在蒙牛所持的全部股份,將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用于慈善。這一開創性的慈善舉動,為牛根生贏得“中國捐股第一人”的美譽。老牛基金會官方網站公布的捐款額為,截至2010年9月30日,捐款總額為人民幣183007260.95元。
蒙牛乳業去年年底宣布,牛根生已將其名下的境外蒙牛股權資產全數轉讓給信托公司,以貢獻公益慈善事業。至此,牛根生已將其擁有的境內和境外蒙牛股權全部捐出。
“二十年后,我希望大家認得的牛根生是一個慈善家。”牛根生曾說。
面孔5:哭泣的老牛
三聚氰胺事件被指“鱷魚眼淚”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對中國乳業來說是個轉折,蒙牛不例外,對于牛根生的名望也不例外。
2008年9月16日央視《新聞聯播》公布了22家生產含有三聚氰胺的嬰幼兒奶粉的企業名單,蒙牛名列其中。
牛根生第二天就在其博客發表了一篇內部講話《在責任面前,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負起完全的責任》,其中說:“盡管奶粉在蒙牛產品中所占的份額不足1%,其中不合格嬰幼兒奶粉所占的比重更是小而又小,但我們絕對不能容忍這種行為……對于那3個批次的問題奶粉,我們要干凈迅速地全部召回。”
對此,當時不少質疑稱,如此腳疼醫腳、扭捏寡斷,真不知道老牛的“大智慧”哪里去了。結果,9月19日國家質檢總局又公布了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結果,蒙牛液態奶同樣榜上有名。
在2008年10月初的一場眾多中國知名企業家的聚會上,牛根生遭受了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家的質疑,大家的疑問來自于企業到底事先知不知道有三聚氰胺這回事情。
據當時《中國經營報》報道,牛根生在談話中告訴大家,蒙牛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在遭受牛奶下架、股價暴跌的連續打擊之后,陷入現金流危機的蒙牛將可能被外資惡意收購。
“說到動情之處,老牛哭了,現場的柳傳志等企業家當場就表示愿意出手相救,相信老牛的企業,相信老牛的為人。”與會者稱,場面悲壯感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