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后,10月18日,牛根生迅速寫了一封長達一萬多字的“中國乳業的罪罰治救——致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及長江商學院同學的一封信”,信中牛根生高舉民族企業大旗,呼吁眾企業出手援助蒙牛渡過難關。
老牛落淚了,但同情者寥寥。有網友責罵老牛是“鱷魚的眼淚”,只是拿“民族牌”當幌子,為蒙牛博取同情。自此,牛根生名望發生逆轉,此前所有的正面形象從巔峰滑落。曾經高調健談的老牛變得啞然失語,其博客從2008年9月17日之后至今再無更新。
面孔6:隱者
對媒體鞠躬后再不接受采訪
三聚氰胺事件后,牛根生為蒙牛找到的出路是投身央企中糧集團的懷抱。2009年7月6日,中糧集團聯手厚樸基金宣布以61億港元成立新公司入股蒙牛乳業,新公司以20.03%的股份成為蒙牛乳業第一大股東。
在隨后一天召開的“中糧入股蒙牛媒體溝通會”上,隱匿半年多的牛根生再度出現在公眾面前。不同于以前的高調健談,此時的他變得低調寡言。會上牛根生對媒體的一鞠躬,如今看來更像一次謝幕與告別。
據隨后的《環球企業家》的報道,牛根生當時拒絕了該雜志的專訪要求。“我再也不會接受記者的采訪了。”牛根生說,“這次我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你們記者寫99篇正面報道也出不了名,寫一篇負面報道就出名了。”此后至今,牛根生如隱者一般,極少在公眾場合露面。
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對于蒙牛,牛根生的功過比例為6:4,因為是他使蒙牛從無到有,成為行業第一。但從國內乳業來看,他的功過比例則應該調過來為4:6,因為他激進的戰略,使蒙牛攤子鋪得過大,導致奶源供應不足,引發了整個行業哄搶奶源。
- 延伸
退隱江湖還是另起爐灶?
專家認為,牛根生“只做慈善可能性不大”,或會幕后操作現代牧業
2005年9月,牛根生宣布將辭去蒙牛乳業總裁的職務。也正是那個時候,牛根生首次面對媒體坦言,希望自己在50歲的時候退休,退出蒙牛的管理層。當時被人們認定是牛根生退休的一個前奏。
此次牛根生辭任蒙牛董事會主席,真的是要投入慈善工作,實現多年的夙愿嗎?
牛根生自己說過:“從2006年開始就不再管公司日常事務了,主要管山更綠、水更藍。”
在牛根生辭職后,記者分別致電了蒙牛集團幾位副總,對于牛離任一事,對方均不愿做出評價。
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回應稱,牛根生辭職已經醞釀很長時間了,這件事情并不突然。接下來蒙牛的發展仍由其核心管理團隊運營,中糧方面不會過多地干涉,只會在戰略上給予幫助,從而使蒙牛繼續發展壯大。
“不管牛根生辭職的原因為何,可以肯定的是,牛根生辭職一事對蒙牛未來的發展并不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在經過與蒙牛兩三年的磨合期后,中糧已經對乳業發展、蒙牛的整體運營等均有了較為完整全面的了解,牛根生在此時選擇辭職也是意料之中。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牛根生此時退出是一個明智之舉,因為近來社會對其功過歷史都有諸多爭議,原本促成企業發展壯大的個人魅力已經開始展露負面效應。
“但要說牛根生會全面離開乳業,專心只投入慈善,估計可能性不大。”王丁棉表示,“如果說蒙牛是牛根生的第一個兒子,那么其眼下正辛苦培育第二個兒子現代牧業。只不過第一個是高調亮相,第二個則是幕后操作。”
公開資料顯示,現代牧業前身是領先牧業,由蒙牛原副董事長鄧九強等前高管及其親屬等13名自然人和蒙牛馬鞍山公司于2005年9月創辦,主要經營牧場和養殖奶牛。
現代牧業去年11月份在香港掛牌上市,其招股書顯示,公司成立以來,絕大部分銷售收入系蒙牛所貢獻。雙方還簽下了一份長期承購合約,蒙牛允許現代牧業把不超過30%的原料奶售予第三方,但是不得售予蒙牛的另外兩大主要對手。
“牛根生完全脫離蒙牛之后,是否會全力運營現代牧業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從現代牧業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其增速非常快,而且已經開始進行產品多元化發展,三到五年內或許就可以完善產品布局,如果牛根生想用它代替蒙牛也并不是沒有可能。”王丁棉說。
?
?
相關新聞:
十問蒙牛牛根生辭職內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