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特里西亞說,她目前還不是很了解中國為什么要降低速度。不過能坐上新火車,依然非常高興?!鞍臀魑磥?到8年估計都很難出現這樣的火車。此外,我覺得最棒的就是這里有美麗的會說英語的‘高姐’”。
新客人似乎對一切都充滿好奇,而已經在中國呆了22個年頭的Ted Plafker的表現就很是“淡定”。這位英國《經濟學人》周刊駐華記者自上火車起,就開始用漢語和列車工作人員侃起了大山。
Ted Plafker回憶說,他第一次在中國坐火車還是1989年,當時從北京到廣州花去了40多個小時。他表示,對比來看,坐上今天這樣的列車,感覺實在是太好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列車行駛過程中無線網絡一直時斷時續。
Ted Plafker表示,對于中國高鐵的發展,他和他的歐洲朋友們并不感到新奇。一方面,歐洲一些國家已經有了高鐵;另一方面,考慮到中國這些年來經濟增長的速度,其在鐵路建設上的大步向前也就自然不會令人驚訝。
正因為如此,Ted Plafker更關注高鐵背后的故事?!案哞F的成本、知識產權問題還有中國鐵路建設中的一些腐敗現象,可能是我的讀者想要我去了解的東西?!?/p>
和外國媒體不同,港澳媒體所關注的東西更有本土的味道。香港經濟導報高級記者張涵表示,對京滬高鐵最深的印象就是寬敞。而座位下有電源插座的設計也讓這里比一般列車更顯人性化。
張涵表示,相比于乘車感受,香港讀者可能更想了解這條線路在盤活沿途商業和地產方面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在我個人看來,京滬高鐵將逐漸盤活沿途的商業圈,尤其是在三四百公里左右的中距離上,其效果將尤為明顯。不過,所謂高鐵拉動地產,可能還處在炒作概念的階段?!?/p>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