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撞蕉”雪上加霜
更為讓蕉農難過的是,海南香蕉業的種植“大年”,卻趕上了廣東等地夏蕉的集中上市,兩地“撞蕉”后,香蕉市場飽和、供大于求,誘發香蕉價格“跳水”也就成了定局。
據了解,作為我國春蕉和夏蕉的主產地,海南香蕉在全國占有季節優勢,集中上市期一般在3月至6月。但由于年初低溫寡照天氣影響,海南春蕉的采收時間推遲了20至30天,原本應在4月上市的春蕉又和夏蕉上市時間“撞車”,導致香蕉的出島量猛增。
一位香蕉種植散戶告訴記者,以往海南香蕉也出現過多次價格跳水,但是相對時間都比較短暫,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價格。像今年這樣持續時間長達兩個月的低價潮,“十分罕見”。
“年初的低溫天氣,讓海南的香蕉上市時間推遲了1個多月,”他說,大量推遲上市的海南蕉不僅和廣東蕉“撞”,還和廣西、云南蕉一起撞。“如果按照以往的規矩,海南蕉大約4月底5月初就該上市了,但是今年直到6月底才上市,與廣東、廣西、云南多地的香蕉撞在了一起,太集中的產出影響了整個香蕉市場的價格。”
而且,“今年天氣太熱,產地熱銷地也熱,香蕉還與其他品種的水果相撞,這也影響了香蕉的市場需求?!?/span>
事實上,除此之外,自從今年的“乙烯利風波”的影響之后,香蕉價格就一蹶不振。雖然專家已經澄清乙烯利催熟香蕉是一項成熟技術,對人體并無危害,但依然影響了消費者購買的欲望。與此同時,“粵抗優1號”新品種在徐聞的試種失敗,也影響了市民的消費信心。
流通成本高難逾越
自今年5月底以來,海南香蕉收購價格快速下滑,地頭平均價每公斤最低跌至0.4元,遠遠低于生產成本價,與此同時,海南部分大型超市和零售攤價格卻一度保持每公斤5元至6元的高價。產銷價格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
來自廣西的收購商黎少萍從2003年就開始在海南收購香蕉。她告訴記者,這些年香蕉價格一直不穩定,今年她的收購價格壓到了每公斤0.12元到0.15元左右,也很難保證盈利。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在農戶手中收購后運到河南,每噸運費500元,一車33噸,運費就1萬多元,必須賣到每公斤1.7元才不虧本,但有時出手價格只能達到每公斤1.6元。
另外一位水果批發商也表示,“運輸成本、人工費用、鋪面租金都上漲了不少,目前基本上都不賣香蕉了?!彼f,鋪面租金每月漲到4500元,人工費從以前的每月四五百元漲到一千多元,從澄邁進貨運費以前是一車100至200元,現在翻了一倍。
專家表示,盲目種植和扎堆上市導致香蕉收購價格“一瀉千里”,但終端零售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則是由于流通環節層層加價、成本不斷提升所致。
解決問題需調控有力
業內人士認為,破解海南香蕉的賣難傷痛,還需“有形之手”果斷發力,大力推廣訂單農業,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縮短流通鏈條。
海南省香蕉研究所所長甘東泉說,目前農產品市場經營體系還很不健全,一些中小種植戶對于價格波動異常敏感。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廣大香蕉種植戶缺乏市場信息,農業組織化程度不高有很大的關系。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容易導致農民不科學種植,盲目跟風,對市場前景無法準確判斷。而較低的農業組織化程度則使得農民力量分散,無法聯合起來對抗風險。
海南省農業廳市場信息處處長張健認為,要破解滯銷問題,一方面不斷完善市場流通體制建設,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另一方面要不斷拓展銷售渠道,積極開拓中小市場,在加大力度北運的同時還要著力推動出口。此外,海南農產品產業均存在產業鏈條短、產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受市場波動影響大等突出問題,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大對農產品加工能力建設的支持力度,積極培育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提升海南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