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15日消息 今年上半年,在海南煉化等重點企業的拉動下,海南工業生產呈現“U”型恢復增長,石油天然氣化工、林漿紙一體化、汽車及配件、新能源等八大支柱產業快速增長,支柱產業正挑起海南工業經濟發展大梁。與此同時,我省正著力培育和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
大項目夯實工業經濟基礎
“十一五”期間,海南堅持“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的“兩大一高”原則,充分依托本地資源優勢,以重大項目為載體,引進和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加快發展優勢產業,加快重點工業園區建設,已建成投產一批支撐海南長遠發展的重大工業項目,海南工業“短腿”已逐漸得到拉長,并為“十二五”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透露,目前1200萬噸煉油(同步建設120萬噸乙烯項目)、150萬噸乙烯石化等項目申請報告已上報國家發改委,并爭取列入國家有關“十二五”規劃;210萬噸PTA項目已經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中海油精細化工項目一期工程去年11月正式開建,形象進度順利;30萬輛海馬汽車項目已完成投資約3.5億元;三亞創意產業園項目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億元,創業孵化中心正在開展設計,標準廠房正在施工建設;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主廠房建設和配套車間建設,預計11月底正式投產等。上述項目的順利推進為今后海南工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著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
今年6月27日,省政府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海南省關于鼓勵和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該政策明確了土地政策、園區扶持政策、財稅政策、融資政策、產業服務政策、人才政策、優化投資環境措施等七方面優惠政策措施,力促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我省將著重發展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左右。
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當屬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目前,英利、漢能、中航特玻等企業已落戶海南。其中,位于海口高新區獅子嶺飛地工業園區的英利一期100兆瓦項目已投產,一期擴建項目已開始試運行,總投資30億元的二期年產400兆瓦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完整產業鏈項目計劃年內投產。
而位于澄邁縣老城開發區的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1、2號生產線已投產,由該公司投資約15億元建設的3、4號生產線正在抓緊建設。
作為國家863項目的最早承擔者之一,海馬汽車已成功開發多款新能源汽車產品,海馬純電動汽車已發展至第3代產品,其技術達國內領先水平。其海口和鄭州基地均已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資質。
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透露,我省下一步將抓緊時機進行廣泛宣傳和招商引資,積極組織重大工業產品應用試點示范工程,加快重點培育和發展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工業發展中不確定因素猶存
省工信廳有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工業經濟保持著較快增長、效益同步改善的良好格局,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已有的產業基礎和企業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但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將持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工業原料成本全面上升,環境和資源約束進一步趨緊;大部分原料和產品市場兩頭在外,產業規模小,體系未完全形成,配套較差,區域競爭更加激烈等。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認為,由于我省工業基礎薄弱,工業規模總量偏小,總體上還處于投資拉動型增長階段,當國家進行收縮流動性等宏觀調控時,反映到我省的經濟層面相對比較敏感,容易引起增長波動。當前國際原油價格高企,企業生產成本明顯加大,在我省工業經濟總量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海南煉化面臨成本倒掛的極大壓力,這對下階段我省工業繼續保持恢復增長勢頭是個考驗。
業內有關人士認為,當前我省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形勢復雜,必須一手抓當前,一手抓長遠,積極調結構,擺脫對能源、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過度依賴,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確保全省工業經濟運行預期目標的順利實現。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