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影響力人物》雜志對外網站明確標有雜志單本價格36元(7月21日攝)。但該雜志社總編輯劉學文卻向記者表示該雜志“不賣錢、不發行、只贈送”。近日,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共和國脊梁”評獎活動,因倪萍等名人獲獎并由此引發的名人論戰而迅速引爆網絡,被網民戴上“中華羊蝎子獎”“頸椎病人得獎”“山寨獎”等各種“諷刺帽”。網民對這類評獎活動“花錢買獎”產生強烈質疑:“倪萍到底是否花錢買獎?”“‘脊梁’評獎活動是否合法?”“評獎的背后到底有沒有斂財?”…… 7月19日,“共和國脊梁”獲獎者倪萍接受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獨家專訪,首度通過媒體回應獲獎前后。同時,記者帶著網民質疑對“共和國脊梁”等民間評獎的種種亂象展開調查。新華社記者公磊攝
(二)主辦方原形畢露:“掛名忽悠”“評獎違規”“身份存疑”“高額收費”
不少網民認為,李承鵬與倪萍的論戰歸根到底暴露的是當前評獎活動的亂象。網民“美瞳洋子”說:“也許包括倪萍在內的獲獎者不用交錢,但那些參會人員就說不準了,評獎的主辦方哪兒會做賠本買賣?這里面肯定有貓膩!”
“共和國脊梁”評獎主辦方之一的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秘書長李和平承認:“‘中愛聯’早在2002年和2003年先后兩次作為主辦方之一參與過‘共和國脊梁’的評獎活動。但今年的評獎,我會沒有參與評審、沒有參加頒獎典禮、更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記者問:“那為何貴單位還在活動主辦方之列?”李和平含糊回答:“只是掛名,因為另一主辦方《影響力人物》雜志社總編輯劉學文經我會某常務理事牽線,邀請我會擔任名義主辦方。”
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和《影響力人物》雜志社也是本次評獎活動的主辦方。據記者了解,“中經報協”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的全國性社團。而按照有關規定,在社團舉辦評獎活動前,應征得上級主管單位批準。
針對網民“評獎違規”的質疑,“中經報協”秘書長王兆平予以否認。他對這次評獎活動是否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不置可否,但并不認為違規。“因為目前沒有規章明確約束媒體舉辦評獎活動,本次活動的具體工作恰恰由我會的會員單位《影響力人物》雜志社操作,并非由我會(社團)主辦,我們既沒參與評審,也沒收取任何費用,只是掛名。”
然而,記者獲得的《“中經報協”批復函(2011年4月21日)》明確顯示,“中經報協”同意作為本次評獎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而且批復函蓋有公章。
更令人蹊蹺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作為本次評獎活動主辦方之一的《影響力人物》雜志“身份”存疑。記者在新聞出版總署官方網站的“新聞機構在線查詢服務系統”上搜索發現,該雜志并未登記注冊。新聞出版總署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系統中無法查詢的媒體屬非法媒體 “《影響力人物》雜志社總編輯”劉學文向記者解釋說,該雜志是廣東省《亞太經濟時報》社下屬的周刊,“不賣錢、不發行、只贈送”。
然而,該雜志對外網站“yxl.dooland.com”宣稱“《影響力人物》是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主辦的一本大型全彩高檔人物月刊”,而且雜志封底明確有“定價36元”的價格標識。
記者隨后致電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姜昆核實時獲悉,不僅該會沒有下轄該刊物,而且姜昆就在不久前接到過“共和國脊梁”組委會的電話邀選,但被姜拒絕。
面對大量事實,“《影響力人物》雜志社總編輯”劉學文不得不向記者透露本次評獎的經過:“這次評獎共有書畫展、‘共和國脊梁’征文、‘共和國脊梁’評獎和西柏坡采風四項內容,其中擔任‘共和國脊梁’評獎的評委共有7人,都不是權威專家。評獎標準都是這7人自定的。評獎初期先選定20位名人進入大名單,根據誰能參加頒獎典禮確定最終的‘10大共和國脊梁’。”
針對網民質疑的“亂收費”問題,劉學文承認,這次評獎雖未對獲獎者收費,但所邀請的全國各地100多名參會者,每人需繳納3800元“參會費”供食宿費用。
面對記者“這次評獎能賺多少錢”的問題,劉學文以“活動未結束、財務尚未結算”為由拒絕回答,但他話鋒一轉道:“這次活動,不少中國美協、中國書協的名家還免費向我們贈送了大量字畫,我們更大的目的是下一步對藝術家捐贈的書畫進行慈善拍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