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調查)是“雷擊”還是“累計”?
——大理一化工廠氣體泄漏事件調查
近日,云南大理一家化工廠周邊幾個村莊都不同程度出現林木枯黃的情況,該公司稱工廠因遭雷擊停電,導致車間化學氣體外泄,屬意外事件,但村民普遍認為,該廠自建廠以來就一直存在環保問題,已經使農作物、經濟作物都不同程度減產,“環保出問題是早晚的事”。這起污染事件的背后,到底是“雷擊”還是“累計”?記者趕赴事發地進行了調查。
化工廠泄漏引發村民抗議
6月14日,云南大理市太邑彝族鄉中川化工廠硫酸車間發生氣體外泄,數天后村民反映工廠附近不少松樹、核桃樹出現了枯黃、掉果現象。
該化工廠臨河而建,坐落在一個山谷里。記者在距離工廠約1公里的山坡看到,部分松樹、核桃樹出現了枯黃、掉果的情況,有些松樹枝葉已經變成褐紅色,核桃樹已經掛果,但有明顯的黑斑和孔洞。當地村民稱,工廠的兩側山坡上的核桃樹、松樹受損最為嚴重,周邊數公里范圍內都受到影響。
記者走進中川化工廠,一條溪水從廠邊流過,土路旁堆放著一些原料,里面便是生產車間高大的鍋爐和管線,時不時還可以聞到刺鼻的氣味。一位工人告訴記者,幾天前已經暫時停產,什么時候開工得等廠里通知。
7月20日,工廠所在的太邑彝族鄉政府向媒體通報中川公司化學物泄漏事件的相關情況,稱化學氣體外泄是由于當天出現雷雨天氣,中川化工廠供電線路突然被雷擊毀,正常生產流程中斷,導致了硫酸車間化學氣體過量溢出。目前,工作人員已著手開展調查工作,但化工廠周邊生態環境受損情況,以及補償標準還尚未確定。
大理市環保局副局長陳靖說,14日下午,大理市環境監察大隊接到報告后立即趕到現場,進行調查處理,初步認定中川化工廠遭雷擊后,供電中斷28小時,造成硫酸車間內氣體非正常排放約2個小時,確實對該廠周圍一定范圍內的植被和農作物造成影響。另據大理市新聞辦介紹,雷擊還同時造成了車間排氣管道損壞,增加了化學氣體泄漏量。
村民:污染累計已久 工廠:泄漏雷擊導致
究竟是長期污染,還是一起雷擊引發的意外事件?
據介紹,中川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硫酸為主的企業,2000年落戶大理太邑彝族鄉。目前,硫酸年產量達到11萬噸,年均產值約3000萬元,每年貢獻利稅兩三百萬元,占全鄉稅收近三分之一,同時還解決了周邊七八十名村民的就業。
中川化工廠生產部主任陳利建表示,公司一直嚴格遵守各項環保規定,6月14日工廠因為雷擊突然停電,導致了氣體外泄,是一場意外事件。在相關部門公布權威調查結果后,工廠將按標準補償周邊村民的損失。
但很多當地村民并不認同這種說法,紛紛表示中川化工廠污染問題由來已久,6月14日的泄漏是最為嚴重的一次,但并非僅此一例。這幾年,工廠附近的莊稼、核桃樹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枯黃、掉果。
45歲的常龍云是太邑彝族鄉者么村村民,他說:“工廠建好以后兩三年時間,山上的核桃、苞谷就開始出現類似的情況,這幾年越來越嚴重。”
“工廠這些年一直在晚上偷偷排放廢氣,自從有了化工廠,每年一半的時間都是霧蒙蒙的,早上在家里就能聞到硫酸的味道。”常龍云說,“這些年一直在向鄉政府、市政府反映,可是化工這東西,我們老百姓也不懂,也一直沒有什么證據,只有6月14日這次最明顯。”
據陳利建介紹,工廠2007年進行了技術改造,將設計產量從最初的每年五六萬噸提升到11萬噸,同時也完善了各項環保措施。
陳利建向記者出示了2007年工廠11萬噸技改項目的環評報告、相關部門行政許可文件、年度環境監測報告等證明,但2000年中川化工廠建廠投產時的相關文件因為“時間太久”已經找不到了。
隨后記者向太邑彝族鄉政府了解了相關情況。鄉長李偉鵬表示,太邑彝族鄉是一個貧困鄉。2000年左右,中川化工公司決定在太邑彝族鄉設廠,當時采取了邊辦理手續、邊建設、邊生產的方式。由于技術、設備等原因,工廠也曾出現過一些污染問題,鄉政府在接到群眾反映后,都進行了協調,督促企業改進環保措施,給予村民一定補助。
陳靖說,這個事件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天氣原因,另一個是該廠在應急方案、應急設備方面確實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目前,市環保局已經責令中川化工廠停產整改。
村民強烈要求工廠搬遷
據了解,中川化工廠的下游是西洱河,周邊有10多個村寨。記者了解到,村民紛紛要求中川化工廠賠償污染造成的損失,并提出希望政府將污染嚴重的企業搬遷,遠離村莊。
58歲的白族大爺常文滿也是者么村村民,他對記者說:“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里種糧食,栽果樹。對農民最重要的就是這片青山綠水。化工廠這樣污染下去,后代子孫也會受影響。”
下松坪村的村民常光榮說,核桃是這里村民的最主要經濟收入,家家戶戶種核桃,如果不是因為污染減產,要比在工廠打工掙錢得多。10畝核桃樹如果全都掛果,好的年份能賣七八萬塊錢。在化工廠里打工一個月工資只有1000多塊,而且污染了自己生活的環境,得不償失。
對于群眾反映的中川化工廠化學物泄漏問題,大理州政府于22日緊急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成立州一級的專家組,由安監、環保、農業、林業等部門專家聯合調查核實情況,確定村民經濟林果、農作物的受損面積,盡快完成受損評估報告和下一步的工作意見,從根本上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
化工廠不可能完全避免對環境的污染,在選址之初就應該避開水源地、自然保護區、居民區,應該綜合考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因素。
環保專家表示,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應該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著眼長遠,尤其是在相對落后的西部鄉鎮,政府部門制定發展規劃,必須立足于本地實際,發展特色產業、優勢產業,謹慎對待高污染、高投入的項目,走科學發展的道路,讓百姓得到真正的實惠。
?
相關鏈接:
重慶一公司凍庫液氨泄漏致59人留院15人住院治療
中石油大連石化設備泄漏失火 原因調查中(組圖)
大連石化公司蒸餾裝置換熱器泄漏著火 已得到控制
重慶江津發生一起有毒氣體泄漏事故已致5人死亡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