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8月3日消息??7月31日,兩則分別曝出官員“艷照”的網帖,在各大論壇迅速成為輿論焦點。云南省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收費管理處副處長成某,河南省汝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某,均因此身陷“艷照門”。
兩位官員的疑似“艷照”,不僅刺激著公眾的神經,也令“官員的私德底線何在?”成為喧囂背后一個發人深思的話題。
今天,昆明市發改委、汝陽縣人大分別接受了中國青年報的采訪,對網上質疑作出詳細回應。相關專家則表示,相比明星丑聞,官員身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艷照”更會挫傷社會信任,“公權力的持有者,理應對自己有更高的私德要求,并接受更多的社會監督。”
“是否為PS有待公安機關鑒定”
日前,云南網友“東泰山”在昆明信息港某論壇上發帖稱,其無意中撿到一個U盤,看后發現是幾段不雅視頻。而從U盤上的其他文件推測,U盤擁有者系昆明市發改委官員成某,網帖中還附有3張視頻截圖。這則名為《撿到U盤,疑似昆明發改委官員艷照視頻,請紀委收貨》的網帖,迅速引起公眾關注。
針對此事件,昆明市發改委今天向中國青年報作出了回應。該委信息組發言人向記者表示,昆明市發改委中有成某這個工作人員,但視頻中的人是否確系成某,還有待公安機關調查,“在權威部門發布調查結果之前,不好下結論。”
昆明市發改委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成某本人否認此事的真實性。由于懷疑圖片系PS合成,其已于7月31日晚上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但調查還在進行中,截至記者發稿,尚沒有可供發布的信息。
記者調查發現,成某的“圖片系PS”一說,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質疑。對此,昆明市發改委回應表示,已得知該質疑,并承認此系當前網上關注的熱點。“但根據當事人向公安機關報案的情況,當事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此事不存在,肯定是加工的,也許是電腦合成所致’,至于如何合成,其本人也沒有更多的認識。”該發言人說,“因此,圖片是否真的是PS的,只能等待公安機關鑒定。”
昆明市發改委還告訴記者,該委對成某可能身陷“艷照門”一事高度重視,已經成立了由辦公室主任親自擔綱的調查組,協助公安機關展開調查。“黨組已開會討論,力求查清事實真相。”該發言人表示,“我們會尊重事實,如果調查結果顯示此事屬實,我委決不偏袒、姑息,會按照相關紀律進行處理。如果不屬實,也一定會還當事人一個清白。”
昆明市發改委還透露,為了保護該“艷照門”中的當事官員,成某目前已被調離原工作崗位,不便接受媒體采訪。
“網帖內容與人大主任的經歷不相符”
因此次“艷照門”事件備受公眾關注的官員不止成某一人,幾乎同一時間,河南省汝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馬某,也被曝有“艷照”丑聞。
7月31日,一位自稱河南洛陽某郊縣下崗女工的發帖人稱,河南省汝陽縣人大主任以為她換工作為名,“以權騙色”,并自拍不雅視頻。網帖還貼出數張圖片,并公布兩部手機號碼以供求證,網帖呼吁“有良知的網友把他的行為曝光,不要再危害社會”。
今天,汝陽縣人大辦公室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表示,此事不屬實。“首先,照片不清楚,不能認定是汝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更重要的是,發帖人所說的內容,與主任的真實經歷不相符。”
網帖中稱,其是在2006年與朋友一起吃飯的場合,認識了汝陽縣的一位鄉黨委書記,“他現任汝陽縣人大主任”。但汝陽縣人大辦公室則向記者表示,該縣人大常委會馬主任于2002年就任后,連任兩屆,“已經在這個位置上干了將近10年,這跟2006年之前還在當鄉黨委書記的描述不相符。”
該負責人還告訴記者,8月1日上午,汝陽縣人大辦公室已就此事向縣公安機關報案,汝陽縣紀委也在調查中。
截至發稿,記者發現,在汝陽縣人大的官方主頁上,“領導介紹”一欄為空。
?
???相關新聞
?
河南汝陽縣人大官員陷“艷照門” 紀委已介入調查
世界小姐艷照門遭曝光
全球最震驚的“艷照門”事件大盤點
盤點阻攔"鋒芝戀"四道坎兒 "艷照門"被評致命傷
鋒芝“離婚門”與“艷照門”情未了?
街道辦主任身陷“艷照門” 被疑網上裸聊
?
“公權力的持有者理應接受更多監督”
雖然此前名人“艷照”偶有傳出,但近期“艷照門”卻因疑似當事人的“官員”身份,而備受公眾關注。“這意味著公眾對官員的私德,本身就有更高的要求。”社會評論家、知名博主李承鵬在接受中國青年報采訪時表示,“因為官員手中握有公權力,公權力的持有者,理應接受更多的社會監督。”
中央黨校教授、著名反腐專家林喆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隱私權不受侵犯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官員的隱私權同樣要受到保護。“比如,官員有權利和他的家人一起去看一場電影,媒體如果在這方面大做文章,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她指出,“但是,由于官員身份的特殊性,這種保護相對于普通公眾,要弱一些。因為官員代表著政府機關的形象,身肩引導主流文化價值觀的任務,并可能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資源,滿足其私人生活。所以,公眾對他們的私德丑聞更加敏感,這是理所當然的。”
李承鵬認為,近期頻發的官員私德丑聞,不僅刺激公眾神經,更可能挫傷社會信任。
“嚴格地說,我贊成將人的私德和公德分開,很多歷史名人的私生活,也并非完美無缺,但這不是我們原諒官員私德有重大缺陷的理由。”他表示,“因為演藝明星、知名作家等的私德瑕疵,并非在公共領域發生,但官員手里擁有巨大的行政權力,而行政權力的基礎在于誠信。當你的私生活有重大瑕疵時,公眾會順理成章地把你的誠信和行政權力的誠信聯系起來。”
“如果守門員卡恩的私生活曝出丑聞,公眾至多對他的個人品德有批評,但如果是世界銀行前行長卡恩的私德有問題,由于他握有世界性的經濟權力,一定會挫傷公眾對公權力的信任。”李承鵬形象地打比方說。
正因為此,林喆教授告訴記者,中組部及各政府機關,對我國政府官員的私德都設有內部約束機制。“比如,《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以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都對黨員、官員的私德有專門要求。而現在領導干部考評時,拿到的表格上很多也都有家庭關系、道德水平等項的打分,這說明組織部門在考察干部時,私德這條也很重要。”
公眾對官員私德提出要求的邊界在哪兒?林喆教授表示,邊界就在于“公權力是否進入了私人生活領域”。“比如官員利用手中權力,給情婦提供牟取私利的機會,就觸犯了法律和黨規,不僅應該否定,公眾還有權將它曬在陽光下。”她告訴記者。
林喆還表示,雖然私德與公益之間可能存在“模糊地帶”,但“這個度是可以把握的”。“比如官員開會帶妻子,界線就比較模糊。但如果家屬吃喝全由公款埋單,就應受到約束。”她表示,“有關部門要把握好這個度。”
李承鵬最后表示,在當前官員缺乏更加透明的監督機制的情況下,不能否認U盤、手機、照片、微博等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社會公眾的監督武器。“不僅中國如此,在全球范圍內也一樣,克林頓、卡恩等人的私生活,某種意義上都在接受‘眾目睽睽’的檢驗。應該允許公眾對官員的私德進行考量,讓直接監督成為必需品。”(王夢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